心理健康 【書評】解夢辭典 - 初學者的參考指南 文/沐恩 對人類來說,夢肯定是最神秘難解的現象之一,明明眼睛閉著,卻能看得到東西,明明是一個小小的腦袋,怎麼能展現出一個與現實無異的世界。因此夢境對人類的影響力是很強的,即使是性格理智之人,在窮兇惡極的夢魘後,通常在第一時間也會用「夢跟現實是相反的」安慰自己。很自然的,人類會想參透夢境有什麼意義,這種驅力讓夢占或是心理學的領域,都出現了「夢辭典符號解釋法」這種直觀的解夢工具,簡單來說就是夢到某某物就代表某某事,而這本《解夢辭典》就是這類型的工具書。 這本書的心得其實有點難寫,因為它的文本架構真的就是一個詞條對應一段解釋的辭典,沒有應用面的說明。這是因為《解夢辭典》算是作者另一本著作《Dream Sight》的補充說明,那本才有如何運用符號解夢的完整步驟,可惜的是《Dream Sight》沒有中譯本,所以變成現在這種有招式無心法的情況。 我左思右想,最後決定嘗試使用書中的符號來分析我的夢境,以應用這本書,做為心得內容。分析夢第一步是記錄夢境,第二步是開始找出符號,我原本規劃的是標註那些特別在意的元素,但因為不一定有在書裡有對應的詞條,所以後來改成盡可能把書裡有提到的元素都找出來。第三步就是用這些解釋來分析夢境,在這步可以試著去聯想這個夢境跟生活的哪個部份有關,有助於釐清。 夢境記錄: 我在大學修課,課堂老師指定一本書,要我們撰寫讀書心得。我想說這個我熟啊,就自信滿滿地翻開名為《奧OO大陸故事集》的書,那是一個架空二戰歷史,在那個地球,有一塊現實中不存在的奧OO大陸,這本書是以那塊大陸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 第一篇故事的情節是,有個法國的記者去採訪奧OO大陸的軍妓院,結果被在場的高階軍官看上,被強制變性成為軍官老婆的故事。雖然夢中的狀態是讀書,不過這段劇情是有畫面的,我看到穿著軍裝的冷酷軍官,跟一位擦著白粉,明顯看的出是歐洲男性的人(長得有點像瓦昆,菲尼克斯)穿著女裝,一臉茫然地坐在軍官旁邊。 這故事實在震碎我三觀,我停下閱讀跑去找我的同事 Peter 討論,說這個情節算不算是一種 だじゃれ (駄洒落,日語的雙關語或諧音梗的意思)。書中的其他故事我不記得了,只記得後段老師賞析的內容,老師說這本書把「事物的另一種呈現方式」當作哲學,發下的講義舉了幾個例子,其中一個是一篇中文文章,在特定的字的特定筆劃上加粗,就會看到一幅圖畫。另外一個是一組方程式,老師說把方程式解開後雖然形式改變了,但本質上還是一樣的東西。 最後老師的投影片展示一個沒有寫出解法的公式,說:「要解開這個要有一點物理知識,提示是斜面對滑塊的正向力是⋯⋯」老師點了不知道為什麼,全班唯一一個蹲在地上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重力分量的反向。」我期期艾艾地回答。 「很棒,」老師露出笑容:「大一可以回答這個問題是很不錯的。」 「我是大三啊。」我小聲地咕噥,對於我自己現在才來修這堂課感到有點窘迫。 夢的最後,我在筆記本上撰寫我的心得,寫下了以下文字: 這些謎題不是被人為設計的,是在描述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對於一個喜好謎題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可以享受的醍醐味。 夢境符號: 學校:如果是重回年輕的學校,通常是與內心的責任跟焦慮有關。 書:代表答案是已經知曉的知識。 記者:人生經歷裡中性客觀的見證者。 化妝:不真實的狀態,掩蓋真相。 變性人:生活中某些事情可以採取完全相反的態度來觀看。 老師:表示對內在知識的渴望,可以透過這個角色的人格特質檢視自己的性格。 語言:如果是某個國家的語言,可以試著用那個國家的文化來分析夢境,如果是自己對自己說外國話,可能表示內在已經整合了一些新資訊。 數學:提醒多多運用邏輯,或是在思考存在本身的意義。 象形文字:靈性的訊息,但尚未被解密。(雖然中文字算是一種象形文字,但這個解釋應該不適用)。 地板:自我認同的根基。 筆:自我表達的工具。 注1:為了篇幅,以上這些條目都有經過擷取跟刪減,有複數意義的則選擇最貼近的解釋,並不是每個詞條的解釋都那麼簡短。 夢境分析: 我是一個有持續寫作習慣的部落客,但因為不多產,所以流量非常微薄。最近接到了一個票價很高昂的密室逃脫體驗邀約,我對於文章是否能提供相對應的品質以及流量效應感到壓力。 夢裡面一本與謎題有關的小說反映出我對這件事的煩惱,因為我在夢中回到了大學(壓力跟責任感的表現),並且要撰寫小說的心得(證據是夢的最後寫的文字跟我平常寫密室逃脫心得的口吻很像)。又因為對我來說撰寫這類文章是熟悉的業務,所以這個難題在我的夢裡,才會以書本的形式出現(已知的知識)。 除了流量外,密室逃脫的體驗邀約給我的另一個壓力是,如果遊戲不好玩我就得運用一些文字技巧來隱惡揚善,儘可能地掩蓋缺點並重點地宣揚優點(雖然這次邀約的廠商一直以來都是品質優良,但這個擔憂還是有瞬間閃過我的腦海),在我夢裡這以化妝的記者的形象出現。 後半段的夢則是由老師來反映出我的性格,夢裡我蹲在地上,表示這段跟我的自我認同有關。夢中的老師是溫和並且給予鼓勵跟讚美的,但我在夢裡並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接受這個讚美,並感到窘迫。這個夢表達的是我一直以來自我認同度低,自信不足的問題還有覺得自身能力低於同齡人自卑感。 至於物理跟雙關語的部份,應該只是日常生活的迴響,因為我的同事 Peter 是因為物理專業的博士,然後因為他很容易因為諧音梗發笑,所以我常常跟他聊,這些元素應該沒有什麼意義。 以上就是我基於這本書對我的夢境的解釋。我個人其實並不太推崇辭典式符號解釋,因為這種方法無法針對每個人的個人經歷或文化差異來分析。不過在使用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確也藉著它的解釋取得一些聯想的靈感,如果對解夢有興趣但不知道怎麼下手,這類辭典書籍或許是不錯的開始。 Add tag… 筆者簡介 沐恩 學生時期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而收到警告信,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視閱讀為提升涵養的最佳途徑,自認文筆不錯(下面樂寫團隊的介紹是我寫的喔),用幽默為筆觸揭露書籍的魅力。房間裡的存書早已過飽和,感謝上帝讓世界出現電子書,感謝 Pubu 讓讀電子書變得容易。 個人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onDrame 個人部落格:https://blog.nightdream.info/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麥可.蘭諾克斯《解夢辭典》
心理健康 這樣行動,這樣思考,害羞的你也能與人好好相處 1982年,我成為史丹佛害羞診所的所長(後來改名為帕拉奧圖害羞診所),金巴多博士則擔任顧問、研究指導及合作夥伴。接下來三十八年,我在害羞診所與私人執業場所,與許多羞怯的案主合作。根據實務經驗,我設計了一套「社交適能訓練」(Social Fitness TrainingSM)模型,提供方法讓害羞與社交焦慮者,逐步練習。你在這本書會讀到,前十三週會根據瑞克.海因伯格(Rick Heimberg)和黛博拉.霍普(Debra Hope)的研究,採取認知行為治療,並做角色扮演;後十三週則包含社交技巧訓練,以及學會建立親密關係。 透過這些工作,我發現了(也是我的經驗談)非常害羞而且有嚴重社交焦慮的人,擁有非凡的能力與韌性。就算經診斷為社交恐懼症,比方說我們所有的案主,一旦覺得被接納與受尊重,就沒有缺乏社交技能這回事了。而這些人在見面互動時,更展現了可觀的社交能力。在團體治療中,他們勤懇認真、齊心合作,而且會體貼小組內其他成員。能和自己喜歡並尊重、而且也自認羞怯的人相處,讓他們大大鬆了一口氣。剛進小組時,幾乎每一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小組裡最害羞、最笨手笨腳的人,但他們展現出來的優點讓我大吃一驚,缺點根本不值一提。這些案主做了一場角色扮演,以小組為單位來解決問題。他們互相扶持,輪流接任領導者,並快速解決問題,展現出良好的人際互動能力。而我也在取得當事人同意下,在之後的大型研討會上演講時,播放他們的影片。 然而,我也看到案主是多麼辛苦對抗羞恥感和自責,以及他們受到多大的折磨。即便如此,我們在團體治療時通常都還是有辦法玩得盡興,能幽自己一默,笑著面對人生的大挑戰。 害羞的人通常嚴以律己,也常常感到非常羞恥。我明白他們因為害羞而被汙名化,把害羞當成需要治療的疾病,製藥公司也強化了這種想法。但就我來看,這絕對是錯誤的模式,因為這讓當事人覺得很無力,而且也沒有實質幫助。我決定要發展一個健康導向的模式,讓案主覺得受到尊重,並把他們當成共事夥伴,一起學習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交環境。這就是我把我的療法取名為「社交適能訓練」的原因。在診所的團體治療中,當成員請團體帶領者擔任主導的角色時,帶領者會溫柔地拒絕,反而要案主自行提出意見,看看要如何做角色扮演、對於我們的社交技能訓練用書有何批評指教,並請他們給予回饋,看他們認為這種團體形式有沒有幫助或有多少幫助,對我們又有何想法。當案主開始給意見,小組就變得更有活力,他們也會很快就帶領起小組。我早期也接受過心理動力學(psychodynamic)的訓練,因此,在後十三週培養信任、自我揭露、傾聽技巧、非口語溝通、處理衝突和自我肯定的練習時,也整合了心理動力學的方法。而以探索心理動力的方式介入治療,能幫助案主察覺自己未曾意識到的想法和感受。 而我和雷納德.霍洛維茲(Leonard Horowitz)在史丹佛做的研究,也有了新的發現。我和霍洛維茲鑽研的是「自動負面思考」(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每一個人每天都不時會產生這種不合理的想法,可能是對自己的評價,比方說「我永遠都做不好」或者是「哪裡都容不下我」。但也可能針對別人,像是「別人看到我不安,他們反而有優越感」、「我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別人都無法感同身受」或者「如果我讓別人接近我,他們會拒絕我,也會傷害我」。我們根據團體治療中,案主針對他人講出的自動負面想法,設計出一個害羞指標,把史丹佛大學的學生分類成害羞和不害羞的。研究顯示,與史丹佛的學生(不管害不害羞)相比之下,害羞診所案主會對別人產生的自動負面想法明顯多很多。這些發現指出,很多長期都很羞怯的人、以及有社交焦慮症者很難信任他人,他們認為別人會批判、帶有優越感且會造成傷害,這些感受導致他們和自己與別人都很疏離。進入團體治療時,案主可以減緩自責和羞恥感、對他人的自動負面思考、憎恨、害羞與憂鬱。然而,在團體治療結束之後,他們仍難以面對羞怯,也難調節情緒。這促使我去找更好的方法,希望能讓案主持續保有治療中得到的收穫,並看怎麼樣才能利用情緒調節與長期自我疼惜等方法,提供更好的協助。我探索了正念技巧,受訓成為正念減壓合格師資,希望能把正念減壓納入診所的治療裡面。 當我聽說保羅.吉伯特(Paul Gilbert)所做的慈悲心訓練(Compassionate Mind Training)研究時,我很著迷也很佩服,心想著要多學一點。我參加一場吉伯特在英國舉辦的工作坊,並鑽研他的慈悲焦點治療(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簡稱CFT)。他講述了威脅系統(threat system)、驅動系統(drive system)和安撫系統(soothing system),並設定目標,運用具體練習,來降低恐懼與羞愧、強化自我撫慰與疼惜,讓我們可以善用驅動系統,全力達成目標。這套做法極具潛力,很能處理長期的害羞和社交焦慮症。 我相信,《害羞者的社交手冊》非常有用,能幫助你在社交活動中和別人相處與交流,從而和他人變得更親密。話說回來,受害羞所苦的人,通常很快就能學會如何認識別人、了解對方。畢竟,在那種情況下,簡單地分享自己、興趣、嗜好、參加的志工活動、價值觀等客觀事實,就綽綽有餘了。然而,隨著關係愈來愈深入,「分享點滴」就會愈來愈困難,因為會涉及很私人的層面。與別人愈走愈近時,每個人通常都會顧慮到「如果他們知道『真實的我』是怎樣,看到我的缺點和不安,因此排斥我,那怎麼辦?」感到害羞不已時,我們不會體認到這種感覺其實舉世皆然。每個人在培養親密關係時,都會覺得受威脅、不安全。畢竟,愈是親密,風險也就愈高。話雖如此,擁有好的朋友與伴侶,他們會陪伴我們,支持我們度過難關。畢竟,若能充分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更忠於自我,自然能過上充實又滿足的人生。要是做不到,那就需要有人願意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害羞者的社交手冊》讓人可以做很私密的自省,也可以探索自己對於他人感受到的恐懼,讓你在做練習時,有機會挑戰並拆解自己的自動負面思考。一旦你能別人分享自己的反思,並看到所有人都有這些顧慮,就有機會緩解你對於親密的恐懼。 《害羞者的社交手冊》邀請你給自己出功課,之後再寫下你的經驗,包括你希望下一次可能有哪些不同的做法。本書也鼓勵你花點時間細細品味你的「成功」。而當你達成了對自己的承諾,那就是所謂的「成功」了。(畢竟,每個人的感受、在乎的事與限制不同,和他人有關的結果,我們無法控制。然而,你可以控制你要採取的行動,以及你對這些行動的感受。) 透過這本社交手冊,你可以打造出有利學習的環境,摸索不同的想法和行為,持續練習。記住:唯有親自在社交上犯錯、跌撞甚至狠摔一跤,你、我或任何人才能愈來愈精於社交互動。也就因為這樣,我的模型才會取名為社交適能訓練。坐在椅子上成不了出色的運動員,逃避與他人交流也無法成為社交好手。想想看,在學習過程中,有多少次,不小心離題,或者,想著要如何舉一反三時,實際上同時間也擴大並深化你的知識? 我希望《害羞者的社交手冊》能激發出省思與討論,並且是經得起考驗、有用的自助法寶,或者能在你做團體或個人治療時派上用場,無論是治療師還是案主都能從中受惠。 我很喜歡練習簿的格式,希望你也一樣。 ▍ 本文節錄自 琳恩‧韓德森《害羞者的社交手冊》
人文科普 【書評】太陽的距離有多遠? 文/沐恩 小時候,每次看到電影或卡通有牽扯到太陽的情節,常常覺得納悶,不管是壞人要發射飛彈把太陽炸掉,還是好人要發射氣功波把壞人打進太陽裡炸掉,每次都是鏡頭轉兩個 Cut 就抵達目的地,好像太陽就在我們旁邊。 這些編劇的宇宙觀可能比古希臘的天文學家還差,他們至少預估太陽距離我們有八百萬公里,雖然跟實際的一億五千萬公里差了「億」點點,但至少不會是兩個轉場就能到的距離。八百萬公里,就算用時數三萬公里飛過去,也要十一天啊。 從古至今,人類都在仰望天空。隨著時代的演進,人類看的越來越高,越來越遠;明明是同一片天空,它似乎也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廣。這都是千百年來人類不停探究的成果。那麼是什麼驅使每個世代的人類觀望天空呢?或許這本《天空地圖》能告訴你,這段永不停歇,追逐星星的歷史。 書本從史前時代開始,在智慧還懵懂時人類就開始記錄天空,那些著名的,繪製著古代動物的山洞壁畫中裡夾雜著星星。接下來是各種工藝品、青銅器甚至古建築,比如那著名的巨石陣就與天文有關聯性。作者說這部分的學說稱為考古天文學,在還沒有文字的時代,透過這種遺留的物件,發掘史前人類與天文的關係。同一章節緊接著介紹的是,每個民族早期的天文發展、巴比倫人、希臘人、華人,人類漸漸地從用浪漫理解自然,轉向用實際觀察的規律來分析自然。 在這浪漫與知性交織的時代,有許多有趣的想法併生,像是當時的人認為,天上有許多透明的球殼,各種星體都嵌在這些球殼上進行轉動。那另一個想法就油然升起,是什麼力量讓它們持續旋轉呢?十四世紀的法國哲學家採用了近似慣性的思想「原動力」,認為天殼是一種沒有摩擦力的物質組成,因此「在上帝於太初推動的第一下」之後可以持續的運行下去。 接著書籍來到科學時代,中學自然課學到的熟悉人名一個接著一個出現,哥白尼、克卜勒、伽利略等,天空的樣貌更加清晰。地動說、行星運動定律至今已耳熟能詳的學說。然後終於來到近代,這時還能見到些許浪漫的殘餘,比如望眼鏡下月球模糊的隕石坑畫面,被認為是月球人蓋的環形建築物;望眼鏡火星模糊的地貌,被認為是火星人挖的運河。那個看金星的人最瞎,他把光圈縮得太小,把自己眼底的血管當作實際的地形發表。來到了我們熟悉的二十世紀,各種技術突破,衛星升空,史上第一張黑洞的照片也出現在這個時候。可惜這本書出本的時候,韋伯望眼鏡還沒有發射,不然它的內容還會更加豐富、先進。 除了史料,《天空地圖》還收錄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圖像資料,從古老的星圖、手稿,到中世紀的天文儀器與繪畫,每一幅都是全彩大圖印刷,細膩而壯麗。這大概也是書名「地圖」的由來。這些資料將過去仰望者對天空的想法鋪展而出。如果您對天文的神話、歷史的發展感興趣,那不妨考慮閱讀這本書,能夠了解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的描繪與理解是如何變遷,見證想像一步一步轉換為真理。 筆者簡介 沐恩 學生時期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而收到警告信,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視閱讀為提升涵養的最佳途徑,自認文筆不錯(下面樂寫團隊的介紹是我寫的喔),用幽默為筆觸揭露書籍的魅力。房間裡的存書早已過飽和,感謝上帝讓世界出現電子書,感謝 Pubu 讓讀電子書變得容易。 個人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onDrame 個人部落格:https://blog.nightdream.info/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天空地圖:瑰麗星空、奇幻神話,與驚人的天文發現》
心理健康 滿足你對人體醫學的好奇心 身為一名外科醫生,我每天都要執行好幾台手術,碰觸活生生的器官。只需要用手術刀把患者的肚子切開,大自然產生的美麗且複雜的構造物,就會呈現在我的眼前。 每個人五臟六腑的樣子,真的都不一樣。有黃色內臟脂肪肥厚、包裹住整個臟器的人,就有內臟脂肪色白且薄的人。有胃袋大到往下垂向腳那一頭的人,就有胃只待在腹腔上面的人。有大腸像蛇一樣在肚子裡蜷曲的人,就有大腸比較短、所謂直腸子的人。就連名稱相同的血管,粗細與分叉的情形,也都因人而異。這樣的差別與不同,確實對手術的難易度造成了影響。 乍看之下,這似乎很弔詭,但反過來一想,卻是再合理不過的事。 每個人的身高、五官、性格都不一樣。同樣地,五臟六腑的樣子也會有個別差異。就如我們可以靠臉來區分誰是誰,也可以靠臟器的樣子來辨識身分。很多外科醫生光看手術中的影像,就可以猜出「這是誰的腹腔」,這一點也不稀奇。 不過,隨著看過的人體越多,我竟也生出完全不同的想法。雖然每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但內部的構造卻出奇地相似。 切開肚子一看,右上方是肝臟,左上方是脾臟,中間是胃、胰臟、小腸,這些器官的外面再由大腸繞圈圍住。除了少部分特例之外,人體的內部構造幾乎都長成這樣。 為了活下去,必要的構造必須相同,但在不影響生存的條件下,則會有一些「空間、餘裕」。作為醫生,除了深入理解共通的構造外,對於「餘裕」的多樣性,必須具備臨機應變的能力才行。 這便是醫學有趣的地方,也是其深奧之處。 醫學花費了這麼長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把臟器的構造與機能一一破解了。五臟六腑為什麼會各自長成那個樣子?為什麼具備那樣的功能?一旦明白醫學花費九牛二虎之力破解的謎團,不管是誰,都會對大自然創造的人體、這個精密的構造物抱持著敬畏之心吧? 舉個例子來說吧! 生存不可或缺,人類共同擁有的代表性功能之一,就是「消化、吸收」。 身為人類的我們,不假思索地把其他動物或植物放入口中,藉此獲得生存所需的能量,這件事其實不容小覷。 人體透過胃分泌pH值為一的強酸,以及分解蛋白質之消化酵素的產生,能夠有效率地消化吃進去的食物。流進十二指腸的食物,跟一堆消化液混在一起,碳水化合物也好,蛋白質、脂質也罷,分別被相對應的消化酵素給分解、溶解掉。 這些分泌的消化液,一天可達七公升之多,為的是把大量投入身體的有機物,輕輕鬆鬆地轉換成可吸收的形態。將自然界存在的各種物質消化、吸收,這個工程可一點都不簡單。 就說脂肪好了。拉麵的湯上面不是都會浮著一層油嗎?脂肪可是不溶於水的。換句話說,「水和油」沒辦法混合在一起。因此,主要成分是水的消化液,並不容易與脂肪混合在一起。 那要怎樣才能把脂肪變成營養,讓人體吸收進去呢?這個難題就交給同樣含有脂肪的「膽汁」來處理。透過名為「乳化」的作用,把吃進肚子的脂質變成像水一樣可以被吸收的形式,就好像用肥皂把油汙帶走一般,這樣的過程也在我們的體內發生。 乍看之下覺得沒有什麼,但光是我們身體每天進行的「消化、吸收」這個工作,就已經精準、精細到令人咋舌。 幸運的是,身為醫生,我每天都能接觸人體,能真實感受人體之美。 另一方面,在執行手術的過程中,我也能用這一雙手親自感受到現代醫學的偉大進步。 每天我面對著因全身麻醉而失去意識的患者,把他們的肚子剖開,把病灶切除、取出來。等病人肚子裡的問題處理得差不多了,我們會進行皮膚縫合,之後再交給麻醉科醫生,由他們負責讓患者甦醒過來。不同的手術需要的時間或有不同,但大多數患者都能在數日到一個禮拜之內,恢復健康、回家休養。 這些對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風景。 但反過來一想,這些光景被視為理所當然,就醫學的歷史來說,是「最近才發生的事」。 隨時都可以讓病人失去意識,趁他們睡著時剖開肚子,把部分臟器切除取出,之後再把它縫合回去,讓患者醒過來。這種治療的得以實現,是在全身麻醉普及化的十九世紀後半到二十世紀初期。 在這之前的手術,痛得死去活來是必然的。病人一邊大聲哀嚎,一邊接受手術是很正常的事。必須出動好幾個人壓制在手術中掙扎的患者,有時甚至會用到可以把患者牢牢綁住的手術台。就當時的人來看,我們今天享受到的待遇,只能說是「奇蹟」了。 不光是全身麻醉這個技術。 即使好不容易讓手術成功了,只要傷口有細菌侵入,引發了感染症,手術後依然免不了一死,這在以前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其中最大的因素,是因為以前並沒有「消毒」這樣的概念。手術時要做好消毒,這個概念的普及也是很近期才發生的事。 全世界最早發明消毒劑的,是第一位被授予男爵封號的英國外科醫師約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一八七○年,他在權威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了一篇衝擊性十足的論文。在他把消毒的觀念導入之前,術後的死亡發生率是四五•七%,導入後的死亡率則降至一五•○%。令人驚訝的是,不光是消毒使術後死亡率降到只剩三分之一,而是在這之前竟然有近一半的人在術後死亡的事實。 歸根究柢,是因為人類長久以來都不知道感染症的原因。當然,根據經驗,大家都知道有所謂「流行病」的存在。但是,這種會傳染、流行的病竟然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所引起,人類一直要到十九世紀後半期才知道這個事實。 德國醫師羅伯‧柯霍(Robert Koch),是史上第一位揭發「細菌是讓我們生病原因」事實的人,他也因此獲頒一九○五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而這些也不過才一百多年前的事。 在這裡我要講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種病叫「闌尾炎」,以前常被誤稱為「盲腸炎」。因為是闌尾發炎引發的疾病,所以應該叫闌尾炎才對。闌尾發膿、腫脹,伴隨劇烈腹痛,標準的治療流程就是動手術將闌尾切除。 現在,大家都知道闌尾炎這個疾病。但剖析醫學的歷史,會驚訝地發現:醫學史上首次出現有關於闌尾炎的紀錄,是在十八世紀以後的事。 這麼普通、常見的疾病,為什麼在那之前人類對它一點都不了解呢?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以前沒有「把活人肚子剖開,看裡面長什麼樣子」的技術。 另一方面,早在西元前四百年的當時,醫學史上就已經有乳癌的記載了。一個是身體表面的病,一個是身體裡面的病,人類隔了兩千年,才分別知曉它們的存在。 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可以在不感覺到痛的情況下接受手術,短時間內就能重返原本正常的生活。換作以前的人,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我們確實這樣生活著。 迄今為止,醫學達成了怎樣的里程碑?創造出怎樣的技術?一旦了解這永無止境的醫學進步,任誰都會感到驚嘆吧。 學習醫學,了解有關自己身體的一切,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我從做醫學院學生開始到現在約二十年的時間,不斷感受到不管是求知慾還是好奇心都被滿足了,我想跟更多人分享這樣的喜悅。 本書就是本著這樣的理念而寫下的。 這本書的第一章會先講述:人體「是怎樣精密的構造」、「為什麼會擁有這麼棒的機能」,從頭到腳,按照順序一一說明。 第二章會介紹抗生素、降血脂藥、類固醇等改變醫學歷史的藥劑。了解藥的功能,就等於了解人體運作的機制。你會驚奇地發現,許多名藥的產生真的是「九九%的努力加上一%的運氣」。 第三章會介紹在手術史上發動革命的外科醫生其豐功偉業。最早發明消毒的約瑟夫‧李斯特、首位獲頒諾貝爾獎的外科醫師埃米爾‧西奧多‧科赫(Emil Theodor Kocher)等等。關於這些替現代手術打下基礎的外科前輩們,我將從現代外科醫生的角度,解說他們的生平事蹟。 第四章,我將針對手術機器的進步進行解說,從電燒刀、內視鏡到手術輔助機器人等都會提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外科醫學驚人變革,相信你看完這章後也會感到無比地新奇與振奮。 第五章會針對輻射、一氧化碳、致命病毒等危害人體健康的威脅進行解說。出乎意外的是,我們的身體非常脆弱,而周遭的環境則充滿危險。只有認清這個事實,我們才會更努力地讓醫學發揮最大的功用。 本書為了確保資訊的可信度,登載了一百個以上的出處。此外,涉及非我專業領域的部分,我也請各專科的醫生幫忙監修,留意無損知識的正確性。 最後,作為文末附錄,我還加了一篇「超濃縮醫學史。談到醫學進步,不得不提到的奇人要事,我都簡要地介紹了。讀過之後,相信就能大致掌握醫學史的全貌了。 書中提到的一樁樁軼事,雖從眾所皆知的切身話題開始,但持續探究下去,則是浩瀚無邊的知識大海。讀這本書,就像站在高台上俯瞰「醫學」這門高深的學問。登高望遠,想必你的閱讀經驗會是愉悅的。 好了,該出發了,讓我們朝偉大的醫學世界邁進吧! 姿勢性低血壓之謎 轉開水龍頭,水就會往下流,河川的水也是從高處往低處流去。世間萬物隨著地心引力而移動的現象,我們想都沒想就接受了。 然而,在我們體內流動的血液,卻是以完全相反的路徑在運行。把血液送出去的心臟,所在的位置剛好在身體的中間。用兩條腿走路的我們,為了把血液送往比心臟高的臟器,勢必得經常違逆地心引力的慣性。 位在比心臟高的地方,是生存不可或缺最最重要的器官:大腦。腦是容易缺氧的臟器。心臟停止跳動,會造成送往腦的血流中斷,氧氣供給不足,數秒之後,人就會失去意識。一旦心跳停止三〜五分鐘以上,就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會危及生命。 這麼精密的器官,竟然就配置在人體最高的地方。一天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都在逆地心引力而行。偏偏我們還要確保它運作無虞,實在是「非常艱險的任務」。 反過來說,只要躺著就不用擔心了。因為腦和心臟位在同樣的高度,要維持血流的順暢就容易多了。有問題的是動作太猛,突然站起來的時候。在那個瞬間,會感到頭暈,失去平衡,站都站不穩,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站起來頭暈的現象,正確的說法為「姿勢性低血壓」,就是瞬間違反地心引力,導致送往腦的血流量不足而產生的低血壓。 所以,我們要思考的不是「為什麼突然站起來會頭暈?」而是要想「平常為什麼就不會頭暈呢?」考慮到地心引力的存在,姿勢性低血壓更頻繁發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麼,即使突然改變動作、動作很大,血液的流動依然能保持順暢的關鍵是什麼?這就不得不講到自律神經的功能了。 自律神經的功能 當我們站起來的時候,血液會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往腳下匯集。布滿全身的自律神經系統察覺到這個現象,會馬上做出處置,減少流往腦部的血流量。 在這裡,不妨以水管做比喻。當你想把水柱噴高一點,你會怎麼做?方法有二,要嘛把水龍頭轉到最大,增加流出的水量;要嘛捏住水管的前端,使其口徑變小,增加水的壓力。 換句話說,自律神經會馬上讓心跳加快,使送出去的血液量增加,同時,它也會使全身的血管收縮,讓血液更容易被送往遠端的地方。基本上,負責這項工作的是自律神經中名為「交感神經」的神經系統。因為交感神經的運作,我們即使突然改變姿勢也能保持血壓穩定,維持身體的機能。 另一方面,經常頭暈的人,就是因為這樣的機制無法正常運作。可能是生病或吃藥的副作用,導致自律神經的功能不彰,無法靈敏地調控血壓。再者,因為失血導致體內血液減少(貧血),或是水分攝取不足,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脫水)等,也容易發生突然頭暈的姿勢性低血壓。這就好比流經水管的水變少了,水量不足的情況下,即使捏住水管口,水柱也噴不了多遠。 心臟功能不好的話,血壓的調節也會有困難,因為「水龍頭無法開到最大」,送出的水量自然是不夠的。 突然暈倒的理由 抽血或是吊點滴的時候,在注射針刺入皮膚的瞬間,不知是痛還是緊張,有人突然就暈過去了。這個反應,醫學上叫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律神經系統失去平衡,心跳變慢,血管擴張,流往大腦的血液突然減少所造成的。用水管來作比喻的話,就是水龍頭的水量不足,而水管又無法變細的狀態。 迷走神經是副交感神經的一種,作用正好與交感神經相反。所謂自律神經系統,又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種。藉由這兩種功能完全相反的系統的平衡運作,身體的機能才得以維持。一旦副交感神經過於發達,交感神經就會受到壓制,這時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就會發生了。 學校朝會的時候,在操場上站久了突然就暈倒了,應該有人有這樣的經驗,這也是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的一種。可見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就會導致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衡。 若血液能馬上回流到腦部,恢復意識醒過來,一般是不需要特別治療的。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用兩條腿走路的人類天生背負的弱點,以及不可逆的宿命吧! 源自生化武器的抗癌藥物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同盟國的重要軍事基地,義大利的巴里港受到德軍的大規模空襲。這次攻擊被稱為「巴里空襲」,同盟國這邊犯下非常低級的嚴重失誤,他們竟讓芥子毒氣流了出去。 其中一艘被擊沉的美國運輸船約翰哈維號(SS John Harvey),祕密裝載了兩千枚毒氣炸彈。這是為了報復萬一德軍使用生化武器而特地準備的,沒想到竟招來了大禍。在德軍的猛烈砲火下,七十公噸的劇毒就這麼流入海水裡面,一部分隨海水蒸發,變成了毒氣,很快就擴散蔓延到整個港口小鎮。 芥子毒氣(mustard gas),簡稱芥子氣,是至今殺傷力最強的毒氣之一,因味道與芥末或大蒜相似而得名。 空襲過後,傷患被陸續送往醫院。由於毒氣彈的存在是軍事機密,壓根沒人想到自己是中了芥子氣的毒。結果,八十幾名受到波及的士兵很快就去世了,幾個月過後,包含平民在內的死亡人數更高達一千人以上。 芥子氣屬於「糜爛性毒劑」,是會讓人皮膚潰爛的生化武器。不過,如此重大的災難卻也讓人們明白了一件事:芥子氣的恐怖不僅止於皮膚的潰爛而已。 受到芥子氣毒害的患者,血液會發生奇怪的變化,白血球數會激增。最恐怖的是,劇毒會攻擊人類的骨髓,破壞它的造血功能。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血球細胞,都是骨髓製造出來的。一旦骨髓喪失了造血功能,血液就再也沒有新的血球可供遞補了。 尤其是白血球,依照種類之不同,可以存活的時間從數小時到數日不等,壽命很短(紅血球的壽命約一百二十天,血小板的壽命約為十天)。製造血球的工廠一旦遭受攻擊,血液中的白血球很快便會消失,免疫功能崩壞,萬一感染,就是攸關性命的危急重症。 不過,這個現象卻也引起了耶魯大學的藥理學者艾爾佛列‧吉爾曼(Alfred Gilman)和路易斯‧古德曼(Louis S. Goodman)的注意。他們認為,如果善加應用的話,說不定可以用於癌症的治療上。像白血球或是淋巴惡性腫瘤等血液的癌症,便是血球細胞癌化、不正常增生造成的。如果能鎖定血球、只攻擊血球的話,不就有可能把癌化的血球摧毀了嗎? 一九四○年代起,從芥子氣研發出來的化合物「氮芥」(nitrogen mustard),開始被應用於惡性淋巴腫瘤的治療中,一如預期,效果非常顯著。在那個「抗癌藥物」根本就不存在的年代,這簡直是天降奇蹟。 之後,透過改良氮芥,一堆抗癌藥物:如環磷醯胺(Cyclophosphamide)、威克瘤注射劑(Melphalan)等陸續被研發出來,沿用至今。諷刺的是,戰爭用於殺人的毒氣,竟讓抗癌藥物的發展跨出了突破的第一步。 為什麼會發生紗布遺忘在體內的情況? 手術時紗布遺忘在體內的新聞時有耳聞。根據日本醫療機能評價機構的調查報告顯示,自二○一二年至二○一七年間,每年有二十件以上紗布被遺忘在人體裡的案例。 一聽到這樣的數據,或許會有許多人憤憤不平地說:「怎麼這麼疏忽大意?」大概也會有許多人感到訝異:「只要多加留意,應該就不會發生這種把紗布忘在人體裡的事。為什麼這種『低級的錯誤』會一再發生呢?」 的確,忘了取出紗布肯定會出大問題。但偏偏紗布是「小心再小心,一不留神就會忘在肚子裡的東西」。 在手術的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紗布。手術的時間越長,使用紗布的量就越多,多達好幾十塊的紗布反覆不斷在體內進進出出。紗布被水或是血液浸濕後會變小變硬,就容易隱沒在被臟器和內臟脂肪塞滿的體內。在體內找尋被隱沒的紗布,就好比是在茂密的森林裡找人。如果沒有確實執行防止遺忘紗布在體內的因應辦法,紗布「幾乎一定會遺忘在體內」。 於是,要有人計算「現在用了幾塊紗布,體內放了幾塊紗布」,這個作業就稱為「數紗布」。執行這項任務的人是手術室裡的護理人員。 「放了三塊,拿出兩塊,放了一塊,因為出血量變多,所以一次放了四塊,紗布被血液弄髒了,所以結塊的紗布全部取出,準備的紗布全用完了,所以再追加十塊紗布,有一塊紗布掉在地上……」 在手術期間,這樣的場景會一直持續數個小時。負責的護理人員會一一追蹤並記錄下來。 手術室內的護理人員頭腦不停運作,遞送必要的器械工具,管理病患全身的狀況,同時還要應對瞬息萬變的狀況,並隨時檢查紗布的數量。醫生和護理人員之間, 「扣掉一塊。」 「放入兩塊。」 會像這樣透過互相對話,來記錄使用紗布的量。 市面上有在販售專為「點算紗布」而設計的托盤等產品,並經常在手術室裡使用。這是因為那些被血液和體液浸濕、已經使用過的紗布數量太多了,單單要清點它們就很辛苦。 請試想一下,這就好比有人遞給你十幾張已經結成一團、使用過的紙巾,要你數一數有多少張。如果不是很小心,你可能就會把兩張結在一起的一塊紙巾算成是一張。手術中的紗布也是同樣的情形,負責的人必須仔細地一張一張拆開來,而且必須非常小心謹慎,避免數錯。 ▍ 本文節錄自 山本健人《不可思議的醫學冷知識》
人文科普 【書評】《地底世界地圖》,如同經歷了一場精采充實的大冒險 文/沐恩 當您走在平整結實,令人安心的大地上時,是否會好奇,地表之下有什麼東西,是如同半身熟蛋黃的地幔?還是高溫高熱,不斷流動而創造出磁場外核?喔不,我們沒有要走到那麼遠,這本書所介紹的地下,最深可能還沒有超過三公里,儘管如此,其中的風景,依舊是目眩神迷,令人讚嘆。 《地底世界地圖》的書名明瞭地闡明書籍內容,書中介紹了埋藏在地底的各種「光景」,內容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是自然形成的地底景觀,之後的章節則是具紹由古至今,歷史上人類所建設的地下建築。每個條目的開始會有一張圓型的簡易世界地圖,說明這個景物在哪個國家,接著是詳細的文字介紹,末後再放上完整區域地圖與實景照片。 最初在規畫如何介紹這本書時,我本來的預計是邊讀邊把裡面特別有趣的場景筆記下來,摘要地寫進心得裡。結果每讀過一個條目,筆記裡就多了一個名子,到最後幾乎一個不差的全部寫完。因為那些場景每一個都如此絢爛,難以割捨。不論是因獨特地質條件與特殊細菌形成的「墨西哥光明洞」;還是會發光的昆蟲幼蟲讓洞內如同星空般熠熠生輝的「紐西蘭懷托摩」,亦或看似一片森林但實際只有一棵樹的「美國潘多」。每一個條目的描述都仿若幻想故事中的異世界,我才知道原來地球如此超乎想像的多姿多彩。 在書籍內容進入人手建造的範疇後,雖然沒有自然形成的那麼鬼斧神工,但另一種樂趣油然升起,就是探討這些地下建築是為了什麼原因被建成的。是為了對抗環境?躲避戰禍?還是有其他理由,每個條目都是一個故事。這些地底的痕跡將過去的文化與歷史封存,如同時間膠囊般流傳到現在,這些都是人類為了在世界立足所付出的努力,看著這樣的生命韌性,不禁覺得與有榮焉。 而如今,人類依舊在掘地三尺,從近代為了解決都市運作的痛點的地下鐵路、人工河,到現代為了科學研究建造的強子對撞機以及為了保存全球植物種子樣本的基因庫,人類的目的由「生存」進階為「生活」再由生活昇華成「探索宇宙與確保永續」,刻劃出了另一種感動。 閱讀《地底世界地圖》,我如同經歷了一場精采充實的大冒險。這是一本內容豐富詳盡的書籍,不論是對地景的本身還是對其由來都有詳細的描寫,而附件的照片更是讓我們能一窺該景緻的奧妙,更讓人興奮的是,這些圖片都是全彩印刷,很難想像一本不到五百元的書籍(電子書版還更加實惠)能有這麼豪華的內容。如果你對罕見的地質風景或特殊的人文歷史感興趣,甚至是在找尋創作的靈感,都非常有幫助,不讀可惜。 筆者簡介 沐恩 學生時期因推薦太多書給學校圖書館而收到警告信,手不離書書不離手是最佳寫照,視閱讀為提升涵養的最佳途徑,自認文筆不錯(下面樂寫團隊的介紹是我寫的喔),用幽默為筆觸揭露書籍的魅力。房間裡的存書早已過飽和,感謝上帝讓世界出現電子書,感謝 Pubu 讓讀電子書變得容易。 個人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onDrame 個人部落格:https://blog.nightdream.info/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克里斯.費區《地底世界地圖》
休閒生活 AI家教的未來:真正的一對一關注,學習不再跟不上 數千年來,教育工作者一直都知道,一對一教學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也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時間與速度進行輔導。這就是亞歷山大大帝與他的老師亞里斯多德之間的互動關係。如果亞歷山大不懂某個概念,我可以想像亞里斯多德會為他放慢教學速度。如果亞歷山大在軍事戰略方面很有天賦,我確信亞里斯多德會加快教學速度,或是講得更深入。 正因為這種一對一的關注,學生永遠不會覺得卡關或是無聊。這並不是只在遙遠的過去才會發生的事情。現在的運動選手與音樂家依然是透過一對一指導的方式精進能力。但如果一位老師同時要面對三十位學生,在缺乏助教或科技輔助的情況下,就很難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 從十八世紀開始,我們有了全民公共教育的烏托邦理想。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讓每位學生都有個人家教,所以我們將學生分成約三十人一組的班級,並採用標準化的教學流程。這套系統雖然不完美,但是願意投資教育的社會,整體的教育水平因此大幅提升,全球識字率與受教育比例也隨之提高。 然而,這種做法對多數學生來說還不夠好。例如,傳統課堂的教學進度是固定的,學生即使沒有完全掌握較基礎的概念,仍會被迫繼續往下學習更難的主題。隨著時間推移,學生的知識缺口會逐漸擴大。 現在,我們在所有課堂、所有學習領域,都能看到這種知識缺口造成的影響。美國的多數學生,包括高中畢業準備讀大學的學生,數學程度都沒有達到大學生應有的水平。事實上,多數18、19歲的學生會被他們就讀的大學告知代數程度太差,必須參加不計學分的高中代數輔導課。另外,有四分之三的高中畢業生寫作能力無法達到基本的熟練度。 如果能透過更好的個人化與一對一輔導模式,打破工廠化教育模式,會產生多大影響?1984年,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班傑明.布魯姆(Benjamin Bloom)就試圖量化這種影響。在芝加哥大學擔任研究員的布魯姆,比較了「傳統學習方式」與「接受優秀家教指導」的學生學習成果。什麼樣的家教才算是好?他必須是關心學生、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導者,能夠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評量與專業的回饋意見,直到學生真正透徹理解學習內容為止。 這與精熟學習的概念息息相關,強調必須不斷給學生機會與誘因,彌補知識與技能缺口。傳統學習模式,老師的教學進度是固定的,學生每隔幾星期就要接受測驗或考試。即使學生考了80分,全班仍會繼續學習下一個主題,不會先解決上次考試發現的20%知識缺口。這個過程會持續多年,學生的知識缺口不斷擴大,等到他們在代數與微積分課遇到困難時,我們才驚覺問題的嚴重。一個人無論天生有多聰明或有多認真讀書,如果他們在小數、分數或指數等數學知識上出現嚴重缺口,他們怎麼可能有機會掌握代數? 此外,學生如果有更多空間與時間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後面就能愈學愈快。然而平心而論,傳統的學校系統如果缺乏必要支持,只靠著一名老師同時面對三十名學生,的確很難做到這一點。針對此研究結果,布魯姆稱之為「兩個標準差問題」(two-sigma problem),他在論文中闡述了以精熟學習為導向的一對一輔導的好處。他寫道,如果學生與導師一起精熟某個主題或技能,學生就能取得兩個標準差的進步,這是非常大幅度的進步,等於從第50百分位數,躍升到大約第96百分位數。 但是布魯姆將它描述為「問題」,原因是現有的教育系統實際上無法大規模採取一對一輔導模式,因此多數學生都無法達到兩個標準差的進步。面對這個問題,中產階級或是富裕家庭的做法,多半是提供小孩某種形式的個人化輔導。 在可汗學院,我們一直懷抱一個理想:隨著時間累積,我們或許可以成為所有人的個人家教。在AI出現之前,可汗學院已嘗試運用科技協助教育工作者轉向更注重個人化學習速度與精熟度的教學方式。我們的努力獲得了很不錯的成果,已有超過五十項研究顯示,一週進行30到60分鐘個人化學習的學生,學習速度提升了20%到60%。在可汗實驗學校與可汗世界學校等注重精熟學習的環境中,我們發現學生一年內就可以學完一年半到三年的數學進度。 然後,GPT-4 出現了。我從生活經驗中學到,改變世界的機會並非天天都有,遇到這樣的機會時,就應該盡全力把握。如今,生成式AI取得驚人的進展,我認為我們距離教育的聖杯已近在咫尺:一種具備適當防護措施與介面設計的AI,能為數百萬名學習者提供更有效的學習體驗。可汗學院試用GPT-4幾個月後,決定全力投資這項科技。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在既有的學習流程中融入生成式AI,我們就有機會解決布魯姆提出的二個標準差問題,最終能將其推廣到地球上每個班級、每位老師與學生手中。 ▍ 本文節錄自 薩曼.可汗《AI賦能新學力》
人文科普 【書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文/旭 藝術是浪漫的,摩托車的機械是理性的,浪漫和理性在古希臘時代就被一刀切開分了家,自此之後維持了超過兩千年的對立。 而禪呢? 禪是不立文字、不可直說、不可名物的會心一笑。 如此充滿矛盾、令人毫無頭緒的標題,將會帶領讀者踏上一場壯闊的探索與遠征。 故事從父子二人的摩托車騎行開始。主角「我」和兒子克里斯展開了一趟穿越半個美國的摩托車之旅。這趟旅途不僅是疏離的父子珍貴的共享時光,它還有另一層更深的目的:「我」亦踏上一段旁人難以理解的探古之旅,「我」循著一個幽靈的足跡,一個已消失於這世上、名為「斐卓斯」的幽靈,循著他曾經獨自進入的無徑的深山,尋找那個能將被一分為二的分裂世界完整之道。 受17世紀啟蒙運動影響之後,我們的世界基本上是一個尊崇科學理性的社會。我們雖然沒有摒棄浪漫與藝術,但是主觀浪漫與客觀理性就像油與水一樣沒有相容的空間。兩方信徒各有各的堅持與偏見,浪漫的支持者厭惡科技理性的古板、枯燥、醜陋,理性的支持者鄙視浪漫派的任性、虛浮、華而不實。然而,或許這樣一分為二的切割方式從一開始就是一種粗劣、有缺陷的分割法。在所謂的浪漫與理性之上,有能夠涵納兩者的東西──在這趟旅程中「我」追尋著斐卓斯的足跡探究的「質素」。 質素無法被定義、卻又存在於一切的事物中。我們雖然難以描述質素,卻總能認出質素,儘管有的人能辨識的多、有的人能辨識的少,對質素的敏感度各不相同。如果試圖用哲學分析解釋質素,會發現它直接消散,因為它並不從屬於哲學,而是居於哲學的層次之上,哲學應它而生,因次無法用較低層次的哲學來拆解它。這樣玄妙的東西,與《道德經》中所載不可道亦不可名的「道」或有幾分相似,亦與禪宗的拈花微笑、見性成佛可比擬。 自從理性思辨誕生以來,無數思想家們鍥而不捨地追求著真理。然而在真理之前,卻鮮少有人討論什麼是「真理」,以及真理的性質。大部分人可能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一個自己也不太清楚是什麼的東西。質素便很接近我們想像中的真理,或者該說真理很接近質素,是質素的一部分。 所以,善或美這種看起來屬於主觀感受的浪漫,是否永遠不會出現於價值中立的客觀理性中呢?主觀浪漫與客觀理性其實相距的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遠。我想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經驗,也就是在數學中看見美的經驗。那就是我們認出質素的時刻。美是用最好的算式解出答案。用理性單看算式,本身沒有特殊的價值,但是當我們站在更高的層級,同時俯瞰沒有被切割開的兩個世界時,我們便能看見質素,看見其中的善。退一步說,從生活中微小但實際的地方──例如摩托車維修,亦是如此。閱讀摩托車維修手冊讓人感到枯燥、渾沌、古板,但有些摩托車維修師傅動起手來,著實令人讚嘆彷彿舞蹈或藝術。其中的差別在於,這些精熟的修車師傅深諳機械科技的質素,他們並不把自己和摩托車看成割裂的個體,亦不把摩托車看成由許多割裂的零件組成的鋼鐵產物,在不知不覺間,修車師傅便抵達了心平氣和、抵達了所謂「物我和一」這樣聽起來高深的境界,其實不過是換種說法罷了,「物」與「我」都所在其中的「一」,那就是質素。 這並不是一本輕鬆舒適的哲學讀本,這趟崎嶇坎坷、如摩托車穿過貧瘠荒野與險峻高原的心智跋涉,值得我們親自經歷一回。 筆者簡介 旭 貝多芬因病失聰的時候,所有人都對他說聾子當不了音樂家。 還好貝多芬沒有聽他們的。 樂寫團隊 樂寫是什麼? 樂寫是一種態度。樂寫是熱愛創作,樂於分享。樂寫是編織文字,傳遞體驗。樂寫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再寫萬言書。樂寫是遊戲化學習。樂寫是看得見進步。 我們是樂寫團隊,您寫作路上的同伴、導師與朋友。 樂寫官網:https://cowrite30.com/ ▍ 本文節錄自 羅伯.波西格《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45週年紀念版)》
文學小說 一部寫壞的共產黨日記,卻成為經典「勞工三部曲」之一 出版將近90年後,史坦貝克的「勞工三部曲」第一部《背水一戰》(In Dubious Battle)終於迎來華語圈第一個中譯本。不過讀完小說,眼尖的讀者或許會有點好奇,明明這是一場共產黨組織動員下的罷工故事,怎麼書介文案裡,對「共產黨」三字幾乎隻字未提?其實背後是有原因的,而且「共產黨」元素還差點讓出版社毀約不出版呢!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且讓我娓娓道來。 貧困的年代,工會蓬勃發展的年代 先從時代背景開始說起。1929年10月華爾街股市崩盤,為10年的經濟大蕭條揭開了序幕。經濟大蕭條重創勞工生計,失業率一度高達將近25%,工作條件更是竭盡壓榨與剝削之能事。勞工被逼得快活不下去,隨機爆發的小規模罷工時有所聞。以加州為例,1930-1932年間就有超過40起農場工人罷工。只不過,這些隨機起義、毫無章法策略的罷工多半在政府與資方夾擊下,失敗收場。 轉機出現在1933年,羅斯福總統推動新政,《國家工業復甦法案》(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保障了勞工組織起來、集體協商的權利。工會動員群眾罷工,對資方施壓的力道也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工會性質也從原本的「職業工會」(以從事特定類型工作或具有專業技能的勞工,組成的工會),改變成「產業工會」(由同一地區內從事同一產業工作的工人,和同一工廠內不論工作職種的工人,組織而成)。這下子,為數龐大的非技術性工人也被涵蓋在內,像是生產線工人。這類產業工會通常態度也較為激進,事實上很多都是由共產黨、社會主義者或無政府主義者所領導,將老闆視為階級敵人。 共產黨的好機會 美國共產黨是在1919年成立的。1930年代,入黨和退黨流動頻繁,但黨員人數大約維持在5萬人上下。 1930年代的經濟困境,自然被共產黨視為大顯身手的好機會。1932年底開始,共產黨透過「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Cannery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Industrial Union),為加州農場工人提供經驗豐富的罷工領袖,他們知道怎麼帶風向、找資源,操作民氣,提高達成勞工訴求的勝率。 共產黨涉入的其中一場聲勢浩大的罷工,便是1933年10月的聖華金谷(San Joaquin Valley)採棉工人大罷工。它後來成為史坦貝克《背水一戰》重要靈感來源。 此罷工行動起因於低薪問題,有橫跨6個郡、高達1萬2千名採棉工人響應罷工,長達24天。棉田主人不但拒絕讓步,還持槍強逼拒絕工作的工人離開工寮,更對和平遊行抗議的工人開槍,造成2死7傷的慘劇。後來在地方政府介入調停後,勞資雙方各退一步,以工人獲得微幅加薪,才終於為罷工行動劃上句點。 當史坦貝克遇上共產黨 史坦貝克有好幾個好朋友都是「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的支持者,也經常協助其他組織工人和發起罷工的行動募集資源。因緣際會之下,史坦貝克認識了許多第一線的罷工策動者和參與者,因而得以近距離觀察到他們的行為舉止和說話方式。有段時間,甚至有些年輕的共產黨信徒會定期跑去史坦貝克家裡吃飯聊天,接受他的接濟。他們總是好餓好餓,眼裡總是散發出宣教般的光芒。史坦貝克不是共產黨信徒,但他聽著、收在腦子裡,寫進了《背水一戰》裡。 最關鍵的靈感來源,則是一位化名為賽基爾.麥克基迪(Cicil McKiddy)的24歲的年輕共產黨員。他曾經參與聖華金谷棉田罷工事件,1933年底時正躲在史坦貝克住家附近避風頭。他在棉田罷工期間加入罐頭工人與農工工會陣營,負責打字、打雜和在各工寮間跑腿傳話,第一手觀察到罷工領袖派特.錢博斯(Pat Chambers)如何策動、思考和行動。史坦貝克如獲至寶,便出錢請他說出自己的故事。 史坦貝克便是以麥克基迪對罷工領袖錢博斯的描述,發展出《背水一戰》的故事主軸和主角麥克。也因此,史坦貝克給小說的最初設定是「共產黨勞工組織者的日記」,稱之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短暫一生》。 不太符合共產黨,卻有夠激勵人心 史坦貝克的出版社老闆科維奇(Pat Covici)連書稿都沒看,就跟史坦貝克簽約答應出版這本書。可是,好巧不巧,當史坦貝克把稿子寄去出版社時,科維奇正好出差中,書稿落到一個名叫哈利.布洛赫(Harry Bloch)的編輯手裡。這人自認是馬克思主義的專家,他讀完書稿,認定史坦貝克對於共產黨的組織運作根本一竅不通。於是寫了洋洋灑灑三大張拒絕信,把這本書批得體無完膚,還直接跟史坦貝克解約。 史坦貝克接到信大傻眼,以為是科維奇授意的決定,差點扭頭跟別家出版社簽約去了。幸好科維奇回來趕快澄清誤會,還把布洛赫開除,才終於安撫了史坦貝克,保住出版《背水一戰》的權利。 不過科維奇內心還是有點不安:「會不會布洛赫其實是對的呢?會不會史坦貝克對共產黨的描述真的有誤呢?」於是他又偷偷將書稿送給《紐約時報》書評家約翰.錢柏林(John Chamberlain),這位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左派份子再次委婉地認證:欸……共產黨好像不是這樣組織群眾的耶。可是,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可是」──有沒有把共產黨寫對,根本不是這本書的重點,它「充滿戲劇性而且有夠激動人心!」 至於史坦貝克為何沒把共產黨寫對,可能有幾個原因。他從來就不是共產黨的信徒,未必有深入了解或涉入共產黨組織工作。而他取材的對象,也未必完全服膺共產黨思想,聽從黨的指揮,他們只是務實的群眾運動領袖,擷取共產黨的動員技巧來達到訴求。以前文提到的罷工領袖派特.錢博斯來說,他就曾表示,共產黨意識形態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而黨給的動員操作手冊根本只是「一堆屁話」。 所以,既然這本書本質上更貼近群眾運動,書籍介紹文字就不把共產黨三字擺出來混淆讀者們的視聽啦。 美國60年代的民權鬥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曾說:「公民抗爭的機制,是由人類的所有缺點和優點建構而成的。」史坦貝克當年的群眾運動或許已經事過境遷,然而,《背水一戰》故事裡,那些因人性而產生的衝突,以及由人性優缺點建構成的群眾行為,卻是古今共通的,仍舊值得今日讀者一讀。 ▍ 本文節錄自 約翰.史坦貝克《背水一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