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小說 她是我的女兒 這是一個年輕的劇組。在我眼中,劇組人員年輕熱血,非常敬業。不知是年輕人的行事作風不同,還是導演黃熙的要求,我發覺這個劇組和老一代劇組有個很有趣的不同,就是他們在現場是安靜、有秩序的。對我這種資深電影人來說,這種秩序簡直是天方夜譚。 我以前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不知道為什麼,電影工作者很喜愛在片場大呼小叫,從導演到場務,幾乎無一例外。這或許是宣示權威、獲得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彷彿不大吼個兩聲,人家就不知道我在這兒,不知道這件事要聽我的。劇組人員似乎就這麼日復一日地用大聲喝斥來刷著自己在電影行業中的重要性和存在感。我曾經看過一句話:「不需要安全感時才是真正的自由」。人類多數時候都欠缺安全感,難以談論自由;但若想方設法去增加安全感,卻又不免在過程中作繭自縛,離真正的自由越來越遠,兩難啊! 今天的第一個鏡頭,是我在戲中的女兒范祖兒死後兩年,我如常地放一杯咖啡在她的照片前。開鏡那天,我第一次見到飾演我女兒的劉奕兒。在戲裡扮演女同志的她,頂著亮麗短髮,五官出色,我眼前一亮!而她一臉桀驁不馴的模樣,也立刻讓我發現我們是怎樣的一對母女。因為疼愛,接納所有叛逆;因為疼愛,選擇妥協;因為疼愛,攬上所有責任。雖然只和奕兒相遇不到半小時,雖然只簡單打了個招呼,但當我輕放下那杯咖啡的同時,我鼻頭一酸,一股媽媽獨有的哀傷和思念全湧了上來,這或許就是女人天生的母性吧! 女人都是另一個女人的女兒,也(可能) 是另一個女人的母親。血緣至親,我們必定有著既無法解釋也無法逃避的相似之處;而每個女兒與母親間的緣分糾葛,又會延伸出一個又一個戲劇性的故事。我想這是為什麼電影可以說出一個個既似曾相識,又大相逕庭的精彩故事的原因。 我和奕兒的另一場戲,是一場對話。她在紐約,我在台北家中。我和奕兒在彼此還不熟悉的情況下,按著劇本的情緒,在電話中聊了起來。說著說著,我彷彿聽到女兒那種不經意自然流露的撒嬌語氣,就算不耐煩於媽媽的嘮叨,回話時卻像是鑽入母親懷裡說的。現實中的我,只有兒子、沒有女兒,我感受到了與戲裡女兒的那種獨特連結。在電話那頭的女兒啊,你也感覺到了嗎?我嘴上的嘮叨,其實是想緊緊把你擁在懷裡,手輕拍著你的背,跟你說:「沒事,沒事,我的寶貝,一切都會好的……」 聽說,奕兒後來聽著我們的對話,大哭了一場。我想,她是懂得的。 ▍ 本文節錄自 張艾嘉《女兒【附作者張艾嘉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財經企管 深厚的親情,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資產 我是一個「起厝」(蓋房子)的人,也是一個對「厝」(家)充滿著感情的人。 我這輩子經營的事業,都是從「厝」的概念衍生出來的——我的創業之路,從賣建材、做營建,乃至於開飯店,都與「家」有關。 而家族的羈絆,更是成就我人生最核心的力量。他們給我的親情,讓我得以從一個臺南大社養豬人家的庄腳囝仔,白手起家成為年營業額超過幾百億元集團的主事者。 我把公司命名為「桂田」,也是基於對父母親的感恩與孺慕,所以從爸爸朱炎田、媽媽張月桂名字中各取一字,做為我公司的名字。沒有他們,就沒有桂田,沒有這一切的故事。 承滿回憶的樓仔厝 二○二○年十二月,我們朱家大社的老宅舉行改建的動土典禮。 這間老宅是我的「起家厝」,對我來說意義良深。 跨入營建業多年,我蓋過無數廠辦和住宅,但嚴格說起來,這間二丁掛的樓仔厝(兩層或是兩層以上的房子),或許才是我人生中親手蓋的第一間房子。 樓仔厝旁邊本來是豬寮,附近則有一個小小的三合院,那是我出生以後才蓋的房子。但是空間實在不夠用,全家六口人晚上只能擠在通鋪上睡,加上後來蓋了豬寮,全家總動員開始養豬,我國小五、六年級以後,乾脆就搬到豬寮住,吃飯時間才回三合院跟家人一起用餐。 我入伍前,我爸想在豬寮隔壁蓋一間新房子,好讓我將來娶妻時有個像樣的地方住,我到現在還清晰記得爸爸當年說這話時,又是逗趣又是慈愛的神情:「啊無哪一個查某囝仔會想要甲你住在豬寮?」 雖然我們有請泥作師傅幫忙,但是其他工序,則多半是我跟爸爸一起合力完成,當然,我媽媽、姊姊們也參與了許多工作。這間房子是我們全家人的共同作品,真的是名符其實在「建構」、「打造」一個家。 我後來在這間我們全家人協力建造的樓仔厝結婚、生子,也在這裡創業、發展,我的姊姊們也是從這裡出閣,我的孩子們也是在這間房子裡長大,這裡承載著太多我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 多年後,我有了一些成就,為全家人蓋了更寬敞舒適的房子,但這裡,仍舊是我們的根、我們的起家厝。我的兩個兒子結婚時,我們還是回到這裡完成結婚儀式,拜天公、敬謝天地祖先,誠心祝禱:「咱後代子孫今日有大喜事,保庇咱大家平安順利、開枝散葉。」 我從小就是一個很戀家的人,對我來說,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比親情更重要。我覺得自己最幸運的地方,不是擁有多少功業或財富,而是一家人和睦美滿、心都聚在一起。二○二○年,我決定要改建大社朱家老宅。如果說三合院是朱宅一.○,我跟爸爸所合建的樓仔厝是朱宅二.○,這一次要催生的就是朱宅三.○。 三十幾年前建樓仔厝時,我們父子只有兩雙手,什麼都要自己來,但現在,我擁有一家旗下有十間公司的企業集團,營業額已經達到幾百億元,有著一流的建築師、設計師,以及眾多專業的營建人才,為我實現朱宅三.○的想像。 有人問我,這算不算是一個「衣錦還鄉」的行動? 對我來說,與其說是「衣錦還鄉」,倒不如說,我想藉著改建我們的起家厝,讓全家人的心能夠更緊密結合。我一直期許自己能夠扮演家族中「桶箍」(將木桶片箍住的鐵線圈)的角色,把不同的「桶片」(家人)兜攏、聚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堅固的容器。既然我有了一些小成,何不應用我的資源,賦予我們起家厝全新的意義?讓朱宅三.○成為一處永遠的家族基地,讓各自成家的家人們有地方能夠回來團聚,同時,也是一個溫暖的招待所,款待我們最特別的客人。 把家的祝福傳遞出去 動土大典那天,我們四代人齊聚一堂,以及許多親朋好友,一同見證這薪火相傳的一刻。 看著老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回憶翻湧而來。 小時候,颱風天停電,我們全家人睡在通鋪上,姊弟四人簇擁在媽媽身旁,聽她繪聲繪影地講靈異故事,大家又是害怕又是想聽,緊緊挨著彼此,完全忘了外頭有狂風暴雨。 老家還有個古董菜櫥,那是媽媽的嫁妝,以前媽媽煮好菜以後,會把菜餚先放在菜櫥裡,一來保溫,二來防蠅,但防不了兒子來偷吃,我總是一下課或一下班,就跑到廚房裡,打開菜櫥先嚐為快,讓媽媽又好氣又好笑。 老家門口還有棵芒果樹,早年是用來拴牛的。爸爸經常會在吃完晚飯後,拉張長板凳在那裡泡茶、吹口琴,媽媽在廚房洗碗,我認真為客戶算圖(計算建築工程的各項工程量),我太太幫我記帳,我兒子則在客廳寫功課……,這麼多年過去了,這幅全家福的美好景象,仍深深鐫刻在我腦海,只要一閉上眼,就彷彿可以感受到那時夏夜裡徐徐的涼風,風中還迴盪著爸爸悠揚的口琴聲。 要拆掉這充滿回憶的朱家老宅,大家當然會有滿滿的不捨,但與此同時,又有滿滿的歡喜,期待著朱家的未來,會有一番新氣象。 三十年前,從朱宅二.○這間起家厝開始,我慢慢變成一個專門為別人起厝的人。 我帶著家庭給我的力量走到今天,期許自己在朱宅三.○之後,能夠把桂田也經營成一個能夠為更多家庭創造幸福的企業。 願「家」能夠成為每一個人一生的祝福。 PART 1 家|〈養豬人家〉 二○二○年,我在新市區大社里老家,重建了朱家祖宅。 全新的朱宅風格簡約現代,優雅得就像是美術館一般。大器雅緻的雲灰色清水模外牆上,掛上了以黑色鑄鐵製作的公司名「桂田」二字,中文字下則是我們公司的英文名字「THE GREATENS」。 進入大門之後,映入眼簾的是鬱鬱蔥蔥的日式風格庭園造景,庭院裡有許多姿態遒勁優雅的日本松樹。 在主建物旁的過道中央,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芒果樹,對我們朱家來說,這棵芒果樹別具歷史意義。 誰能想得到,三、四十年前,這棵芒果樹是用來拴牛的呢? 而誰又想像得到,這片美輪美奐的靜謐庭園,曾經是臭烘烘的嘈雜養豬場呢? 被錢追著跑的生活 大社里這個地方,至今仍帶有濃厚的農村氣息,我出生那時這裡更是淳樸,就是個典型的鄉下地方,鄰里多以務農為生。 我家雖然還不至於到「家境清寒」的困窘地步,但在我印象中,小時候家裡經濟狀況從未寬裕過,老是被錢追著跑。我爸爸那一輩,家裡有六個兄弟姊妹,大家庭食指浩繁,養家不易,加上阿公做小生意失利,欠下了很多債務。我聽長輩說,當年我媽媽嫁過來時,爸爸一窮二白,沒有房子、沒有土地,連身上那套西裝都是租來的。 叔伯與姑姑們各自成家後,阿公仍有許多負債未還清,我爸爸是很有骨氣的人,他常說:「人可窮,但志不可窮。」一肩便把債務扛起來。 為了養家、還債,我爸爸特別努力賺錢。我媽媽當年其中一項嫁妝是一輛腳踏車,我爸爸便去魚市場批發一些魚脯(魚乾製成的食品),騎著腳踏車沿街叫賣。 我爸爸的個性認真,又特別懂得招攬生意,因此魚脯小生意做得還不錯。我爸有個朋友便學他,也去批發一些魚貨來賣,叫賣了一天,卻連一半的貨都沒賣完,看來做生意,還是需要一點天賦的。 為了討生活,我爸爸做過很多種工作。因為光是賣魚脯,實在沒辦法滿足家裡的經濟需求,有一段時間,我爸爸還去當紅磚瓦的建材業務。做了一陣子,他發現這門生意應該有可為,我大姊出生後,就搬到左鎮,跟人承租了一間小型窯廠,請工人生產紅磚瓦,他則負責跑業務。 大姊二、三歲時,我們一家又搬回來大社,開始從事畜牧業,養了幾頭牛和幾頭豬。我有三個姊姊,我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孩子陸續出生後,父母親更是想方設法開源,爸爸除了做屋瓦板,還兼做過碾米機生意,當時臺灣糖業還挺蓬勃,媽媽還去農場幫忙削甘蔗、打零工貼補家用。雖然收入管道增多,但是只要有餘錢,就得拿去還債,因此基本上,家中所得也僅夠全家人溫飽而已。 與豬為伍的青春 媽媽當初嫁給爸爸的時候,家裡環境還很差,債務很多,連一間像樣的磚瓦房都沒有,只能住在「塗墼厝」(用土塊砌成的房子),等到我出生以後,才改建成三合院,可是,家裡人口多,空間還是相當局促。 到我六歲左右,爸爸已經把阿公那一代留下的負債還得差不多了,他有意擴大養豬這門營生,於是,想辦法買下了三合院旁邊的一小塊土地,在那裡蓋了豬寮。 說起來,我跟豬的緣份還真是深。我姓朱,跟豬諧音,生肖屬豬,就連家裡都是養豬人家。自從我家開始養豬以後,爸媽的工作重心就全部放在豬寮。一開始只養了幾頭,慢慢地,豬愈養愈多,從一百頭,增加到三百頭、五百頭……,最多的時候,我家的豬舍一共養了一千餘頭豬。 聽到這個規模,很多人或許會以為,那我家應該算是養豬富戶,可以翻身了吧?其實,養豬這個行業的風險遠比外界想像得高。首先,豬價起起伏伏,有時價格突然暴跌,利潤都被蝕盡;更糟的是,若是遇上豬瘟、口蹄疫,豬農更是血本無歸。 隨著規模增加,蓋豬寮要錢、養小豬仔也要用到錢,遇上資金周轉不來而捉襟見肘的時候怎麼辦?當年農村可沒有跟銀行貸款這回事,只能透過標會,或是跟親朋好友借錢,來渡過難關。然而,跟人借錢普遍都是三分利,常常忙到最後,反而陷入豬養愈多,就欠愈多錢的窘境。為了降低成本,我爸爸還去可果美工廠收購被淘汰的番茄當飼料,箇中辛苦,真的是不足為外人道。 在我成長階段,經常看爸爸焦頭爛額追票仔(不跳票),票期快到就得去跟人借錢,如此循環往復。而且,養豬是一刻不得閒的營生,要餵養、要清理,工作非常繁瑣。我們全家人所有的時間,都被養豬工作綁得牢牢的,根本沒辦法遠行,印象中,在我高中前,我們全家一起出遊的次數恐怕不超過十次。 坦白說,年少時的我,對於養豬這件事,是有一點排斥的。因為養豬,每天一下課就得乖乖回家幫忙餵豬,假日當然也不例外。當時的我正是愛玩的年紀,同學們到處玩耍的時候,我卻必須每天與豬為伍,心理多少會有點不平衡。 而且養豬不但辛苦,味道又重,衣服上難免會沾染到臭臭的氣味,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愛面子,總覺得萬一讓人聞到,實在很丟臉,所以我一點也不想養豬。但是看到爸媽為了全家生計這麼操勞,讀夜補校的姊姊們也辛勤分擔家務,我又怎忍心置身事外? 因此,不管心中如何不喜歡,我還是認真參與,而且不只是養豬,連幫種豬交配、幫母豬接生,我全都會。 雖然我不喜歡養豬,但是,我十分珍惜一家人能夠在一起養豬的日子。 當家缺了一角 我讀國小時,家裡發生了一件大事,媽媽因為膽結石必須開刀,但因為醫師處置失當,在醫院住了兩個月,差點沒命,而且還在肚子上留下一道怵目驚心的超長傷口。 開大刀已經夠傷元氣,更折磨媽媽的是,接下來整整兩年,她經常苦於各種發炎、感染和併發症,頻繁進出醫院,甚至有一次,情況嚴重到有人到學校通知我說我媽媽可能病危,我心急如焚地趕回去,一看到媽媽,忍不住崩潰痛哭,一面抱著她,一面懇求她千萬不要丟下我。 那段時間,我連作夢都會夢到媽媽生病的事。上學前,我都會跟神明禱告,一定要保佑媽媽平安,心裡常有種隨時都會失去母親的恐懼,生怕哪天放學回家,就再也看不到她了,那該怎麼辦?夜裡有時愈想愈怕,還會躲在被子裡偷哭。 以前醫學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城鄉差距也大,媽媽的病痛怎麼治都治不好,最後家人只好去求問玄天上帝。 玄天上帝是大社在地香火鼎盛的神祇,很多大社居民都虔誠地信奉祂。而我們家跟玄天上帝的淵源也很深,我很小的時候,父母親擔心我「歹育飼」(指虛弱難照顧),就按照傳統習俗,讓我去當玄天上帝的「契囝」(義子),期盼有神明庇護,能保佑我平安健康,平時生活如果有什麼疑難雜症,也都會到神明面前求問。 媽媽這次的病況如此棘手,我們當然也去擲筊請示神明。玄天上帝指示,這個病要去臺北榮總才有辦法,於是媽媽北上求醫,爸爸也跟著去陪病,而叔叔則來我家顧頭顧尾,幫忙養豬。 那一段期間,整個家都不像家了,但也因此,我們姊弟都不得不快速成長,學會做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讓爸媽沒有後顧之憂。一向不喜歡養豬的我,在那個時候卻特別想念一家人一起養豬的日子,只要媽媽能健康,我保證放學後不會到處亂跑,一定認命地馬上回家幫忙。 幸而媽媽經過治療後,總算慢慢康復,回到我們身邊。自那以後,我格外珍惜全家人同在的日子,因為我深刻體會到,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比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守在一起更重要。 懷念全家同心的情感 我家裡的養豬事業,從我六歲一直持續到我成家。 記得我高中快畢業時,面臨生涯選擇,爸爸曾經問我:「以後要不要把家裡的豬寮再擴大一點,等你退伍後接下來做?」 對於養豬這件事,我始終興趣缺缺。我珍惜的是全家同在一起的感覺,可不是養豬本身,於是便回答他:「爸,麥啦,按呢我會娶沒某啦!」 雖然是半開玩笑,但也有相當的認真成分。我並不想接管家中的養豬場,並不是因為養豬太苦,我不是怕辛苦的人,吃苦算什麼?問題是,養豬這個行業對我來說,沒有一分一毫的吸引力;所有時間都被養豬綑綁的生活方式,我也不喜歡。我想在接下來的人生闖點別的事業。 在那個當下,我並未想過將來的我,有天能夠有今日的發展,只是想找一份能讓自己比較「有感覺」的事業,而這份工作,絕對不是養豬。 我退伍後,家裡還繼續養了幾年豬,隨著我開始創業,養豬事業最後便收起來。從此,我也轉向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雖然脫離養豬事業,但現在,每當我偶然驅車在高速公路上,看到滿載豬仔的貨車駛過;又或者行經養豬人家時,聞到那股熟悉的濃厚氣味、聽著豬隻齁齁齁的嘈雜叫聲,內心卻經常湧現溫暖的懷念之情。 那讓我回想起全家人一起同心協力工作的場景:我在攪料、媽媽在刷豬槽、爸爸在幫豬打針,姊姊們則在三合院煮飯,等我們回家一起吃;有時母豬夜裡要生小豬,全家人還會挑燈合力幫忙接生……經過這麼多年,這些景象仍歷歷在目。 雖然那時候家裡經常為錢煩惱,物質生活頗為匱乏,但是家人之間的羈絆很深,彼此總是互相體恤、互相幫補、互相完滿,這份深厚的親情,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資產。 桂田心法 1.人活著要有骨氣。只要願意,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題。 2.即使不喜歡的事,因為愛去做,也能讓生活有意義。 3.全家平安健康是一個人打拚事業,最重要的目標。 ▍ 本文節錄自 朱仁宗《起厝:家是一切的起點》
心理健康 擺脫情緒內耗提升自我認同 你習慣取悅他人嗎? 我們可能會盡最大的努力來維護心理健康,但周遭親友或同事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在私領域和職場人際關係中設定界限並表達自身需求,有助於建立自我價值和拓展情緒寬容度。 界限是在他人和自己之間設定的分隔線。它不是有形的「牆」,不妨將它當成包圍和保護我們的無形柵欄。界限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終點及他人的起點在哪裡,以及釐清何者屬於自己(信念、需求、感受、思想、身體和情緒空間),何者又屬於他人。設定界限是許多人成年後學會的一種技能,也是對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的一種認可。 人通常會在兒童時期透過學習而來的行為,培養好設定界限的能力。小時候如果我們被過度保護的父母剝奪了隱私,或者剛好相反,我們覺得永遠沒人管,可以為所欲為,那麼成年後可能很難設定界限。這樣的人可能會覺得別人都欠我「修理」,或覺得自己永遠不應該拒絕別人,或者我們必須為他人的感受負責。要完全擺脫這些信念可能很難,但確保情緒獲得正常調節是非常重要的事。 當我們沒有對如何運用精力設定界限,常常會出現精疲力竭的狀況。當我們無法滿足自身需求,而將精力耗在滿足他人需求時,往往會遇到這種問題。你可以把這件事想像成一個人每天有固定能量。如果沒有界限,我們可能會快樂地為周遭的人付出時間和精力,因而過度消耗自己,導致儲備的能量日漸枯竭。設定界限幫助我們守住能量,減少精疲力竭感,只需要適時說「不」或「現在不行」就可以了。 如果我們不珍惜自己的時間,或是過於大方地散播愛(沒錯,真的有這種事!)也就等於在向周圍的人宣告:我們的時間不寶貴,或者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我們還是會永遠愛他們。為自己和他人設定界限,讓大家知道我們多麼看重自己,並吸引那些認同我們價值的人進入生活圈中,凡此種種都能提高自我價值。尊重自己的能力,只做能力範圍內的事,我們就能擁有休息和充電的時間。 你可能會想,你只是喜歡送禮物、貢獻時間、寫信給朋友,或是為了趕專案加班到很晚。這很可能是真的(那很好!),但許多人並不是真正想要貢獻這些服務並過度分享精力,而是希望從中獲得認可。我們看重的不是行動,而是他人的回應,我們竭力想透過它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不是自我肯定),這就是所謂的「取悅他人」。 習慣取悅他人者很難設定界限,因為不希望害別人不高興,也不想被視為負擔。這世上沒有人想當「壞人」。這時不妨再度運用第2 章的「控制力」練習,它可以提醒我們,有些事我們無法控制(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有些事可以控制(自己的反應和行為),我們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哪裡(後者)。 人第一次設定界限時心裡或許會不太舒服,若對方是心愛的人,我們會更難受。但這正是希望所在,即使處於不舒服的境地,也能感受到自身的強大,因為我們選擇了維護自我,並在關係中建立了期望,從長遠來看,這種期望將照顧到自己的需求。 在人際關係中,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都不要忘了自己身為人的權利。這麼做可以提醒自己,當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不妨設下界限。美國心理學家艾德蒙.伯恩(Edmund J. Bourne)擬定「個人權利法案」,幫助他的客戶認清在關係中可以主張的25項權利。請在下列各項描述中圈出你認同的部分: 1. 我有權要求我想要的東西。 2. 我有權對我辦不到的請求或要求說「不」。 3. 我有權表達所有感受,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 4. 我有權改變主意。 5. 我有權犯錯,沒有必要做到完美無缺。 6. 我有權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和標準。 7. 當我覺得還沒準備好、形勢不安全或事情違反我的價值觀時,我有權拒絕。 8. 我對自己的事有權決定先後順序。 9. 我有權不對他人的行為、行動、感受或問題負責。 10. 我有權要求他人誠實。 11. 我有權對我愛的人生氣。 12. 我有權做自己。 13. 我有權感到害怕並說出「我會怕」。 14. 我有權說「我不知道」。 15. 我有權不給自己的行為提供藉口或理由。 16. 我有權根據自己的感受做決定。 17. 我有權擁有自己需要的空間和時間。 18. 我有權嬉戲和做些不太正經的事。 19. 我有權比周圍的人更健康。 20. 我有權在不受虐待的環境中生活。 21. 我有權交朋友並自在地與人相處。 22. 我有權改變和成長。 23. 我有權讓自己的需求和願望得到他人尊重。 24. 我有權受到有尊嚴的對待和尊重。 25. 我有權快樂。 提示:以上每一項都應該圈起來,每個人都有資格享有上述所有權利。 ▍ 本文節錄自 塔米.米勒《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超過25 種療癒技術,擺脫情緒內耗,提升自我認同》
人文科普 光的投射、神經的投射、情感的投射 本書的主題圍繞著光、神經與情感的投射,這些概念交織成一個關於人類情感和神經科學進步的深刻故事。隨著神經科技的發展,我們得以穿越過去的認知限制,深入了解情感與精神健康的奧祕。這本書由卡爾‧迪賽羅斯(Karl Deisseroth)教授所撰寫,他身兼精神科醫師、神經生物學家與神經工程師多重身分,從多個視角出發,揭示了精神疾病的臨床症狀及其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這使得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精神醫學專著,更是對人類情感與心智世界的全方位探索。 大腦的複雜性與神祕性使得神經科學成為當今最具挑戰的科學領域之一。估計人類大腦約有860億個神經細胞,這些細胞形成了錯綜複雜的連結網絡,宛如國際航線般交織,令人難以捉摸。迪賽羅斯教授在2004年創立了光遺傳學技術,這一革命性發展徹底改變了我們研究大腦的方式。光遺傳學利用光敏感蛋白嵌入神經細胞中,通過光的刺激來調控神經細胞的活性,進而影響特定神經路徑的運作。這項技術將過去科幻般的情節帶入現實,使科學家能夠在實驗室中精確地操控神經細胞。透過控制特定神經細胞的活性,科學家可以直接操控神經網絡,從而影響情緒、記憶和行為。我們可以說,情感本身就是神經網絡中訊息投射的結果,透過光的投射,我們得以觀察並理解情感的變化。迪賽羅斯的光遺傳學技術無疑是解開這些複雜連結的關鍵突破,它讓我們有了更加精確的工具來理解大腦運作的機制。 書中的每個章節不僅僅限於對病人臨床表現的描述,迪賽羅斯還進一步探討了背後的神經機制。他從基因、細胞乃至神經迴路層面剖析精神疾病的成因,這使得本書不僅有高度的臨床價值,也在科學層面上具有深刻的意義。這種對科學與臨床的雙重探討,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理解精神疾病的框架。 迪賽羅斯的寫作風格也具有鮮明的文學氣質。他在每個章節中穿插詩歌,這些詩句反映了他對情感的深刻理解與反思。這樣的安排,不僅提升了本書的文學價值,也讓讀者能夠從哲學和人文的角度來理解科學,彷彿閱讀的是一部融合了科學與人性的文學作品。 然而,這本書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一定的挑戰性。由於書中深入探討了光遺傳學等現代神經技術及精神醫學中的複雜問題,讀者可能需要具備一定的神經科學或醫學背景,才能全面理解書中的技術細節與其臨床應用。同時,作者對人類心智活動的哲學思考,偶爾會顯得抽象且深奧,但這正是本書的魅力所在。它不僅是一本科學書籍,更是對人類精神世界的深層探索,融合了生物學、神經科學、精神醫學與哲學的多重領域。 本書也重新定義了精神醫學的診療方式。傳統上,精神醫學依賴臨床表現來診斷和治療病人,而光遺傳學等技術的出現,讓我們得以以神經迴路為基礎來重新審視精神疾病。科學家可以通過控制特定神經投射來模擬情緒反應,從而揭示出許多反社會行為,如暴力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這一發現不僅促進了我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也讓社會重新思考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問題。 總結而言,卡爾‧迪賽羅斯的這本書既是對神經科學和精神醫學的一項重大貢獻,也是一部深入探索人類情感與心智的力作。透過光遺傳學和透明腦技術,迪賽羅斯揭示了大腦內部的奧祕,展示了情感、行為與神經網絡之間的緊密聯繫。同時,作者的文學素養與對人類情感的細膩觀察,讓這本書不僅是一部科學與醫學的結晶,也是一部哲理深刻的文學作品。這本書將挑戰讀者的思考,帶領他們進入一場關於心靈、情感與大腦的深刻對話。 ▍ 本文節錄自 卡爾‧迪賽羅斯 《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
財經企管 88歲現役當沖客 我出生於1936(昭和11)年,2024年滿88歲,至今仍是現役當沖客。 雖然我從19歲就開始投資,投資經歷長達69年,但我不認為這種投資經歷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只是因為喜歡玩股票,不知不覺這麼多年就過去了。 關於投資這件事,我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可以教導大家,只因為編輯對我說:「您的生存之道、投資手法很迷人。希望您能告訴各位讀者您在這69年的投資經驗裡學到了什麼。」 這69年來,時代確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戰時、戰後百廢待舉的時代到高度經濟成長期、泡沫經濟及泡沫經濟破滅、失落的30年……。我親眼見證了一切,也透過股票感受到了一切。 我的人生也起起伏伏。我是在1986年辭去工作、專心投資,後來受到泡沫經濟破滅的影響,資金減損之後,曾經有一段時期並不積極從事投資活動。 另外,我住在神戶市,所以也是阪神大地震的受災戶。直到2002年股市開始能夠網路下單後,我才又正式開始投資股票。 在泡沫經濟時期,我的資產從10億日圓減少到只剩下2億日圓,但透過每天持續當沖,如今我的可運用資金又回到18億日圓左右的水位。每個月的交易金額也增加到約6億日圓。 曾經有人說我「很厲害」,但是對我來說,我並不滿足於此。因為我的生活是以股票為中心,從付出的勞力來思考,區區18億日圓根本還不夠。所以我還不能死(笑)。 大多數人都是基於「想讓錢變多」的想法才開始從事投資吧。現在就連政府也希望國民把儲蓄用於投資,對此提出各式各樣的政策。 但我投資的目的並不是想賺錢,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完全只是因為「喜歡股票」,僅此而已。 當然,我不否定想賺錢的想法。但既然要投資,那麼樂在其中絕對更好。 正因為我是先「喜歡投資」,才能不斷從錯誤中記取教訓、持續挑戰,賺錢只是結果。 我不認為自己做了什麼特別的事。近年來接受許多電視及雜誌、網路媒體的採訪,就連海外也有媒體來訪問我。但我覺得自己做的事再自然不過,所以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明白大家為什麼要採訪我。 我猜只是因為大家覺得我這個老頭子居然會用網路下單是一件很稀奇的事吧。 買進下跌的股票、賣出上漲的股票。我做的就只是這樣簡單的事情。這是投資的真理,69年前如是,現在如是,100年後亦如是。 編輯問我「要不要出書?」時,我起初也認為「這種書沒有人要買吧」,但編輯堅持「88歲還在當沖的人很少見,真的很有趣,請您務必將經驗傳授給各位讀者」,我只好當仁不讓了。 唯有一點,我敢抬頭挺胸地告訴大家,那就是我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一切都寫在這本書裡了。 真正靠股票賺錢的人多半都不想說「自己賺了很多錢」。 用筆名出書或者是以匿名的方式出現在大眾視野的人,其發言的目的多半是為了讓自己獲利,且不願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失敗。 關於這部分,我一點也不想美化自己,也沒什麼好隱瞞的。所以我一五一十地寫下自己的投資手法和日常生活。 希望從「沒有投資過」的人到「目前有在投資,但是都賺不了錢」的人都能從本書中得到一點收穫。 投資真的很深奧、很有趣。而且只要您想嘗試,年齡根本沒有限制。 如果看完這本書,能讓更多人覺得「投資好好玩啊」「我也想再努力一下」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請務必陪我一起讀到最後一頁。 毫無保留!公開一整天的交易 接下來,我實際帶大家依時間順序追蹤我某一天的交易過程。表現得太好或太差都不具參考價值,所以我選了「表現中等」相對普通的一天。 我在這天下單27次,其中有17次當天成交,另外還有2次則是前幾天下的單成交。 當天的已實現獲利超過47萬日圓。沒有賠錢,但也沒有賺太多錢,是很平均的一天。有時候光是單日的已實現獲利就高達1,000萬日圓以上。 只不過,這天的預估損益其實賠了247萬日圓。當投入資金來到18億日圓,就算自己什麼都沒做,光是預估損益跳動個1%,就是1,800萬日圓上下。前一天的預估損益是負370萬日圓,再前一天則是賺2,600萬日圓。 我的每日損益和前一天相比,大約在幾百萬日圓至幾千萬日圓之間變化。 那麼,以下我就根據這張表為各位解說我從事當沖交易的重點。 下限價委託單而非市價委託 我幾乎都用限價委託買股票。觀察委買賣量及價格波動,預測「大概能漲到這裡」、「大概會跌到這個價位」。 除非無論如何都想「馬上持有這檔個股」,我才會以市價委託購買股票。當然,有時候預測也會失準。 請看我在9點7分賣掉的Prime Strategy。我掛出委賣單的時候,該公司的股價為2,897日圓。因此我用「2,960日圓」的價位掛單。這個數字相當大膽,但我認為有一半的機會成交。 我預測這檔個股隔週可能會漲到2,960日圓,所以本週有漲最好,不漲也沒關係。 到了下午2點59分,這筆委託終於成交了。距離收盤只剩下1分鐘。果然如我所料。因為投資人中有不少是必須在下午3點前強制平倉,因此掛出「當日沖銷單」(參照65頁)的當沖客。 再加上這天是星期五,我認為「不想抱股過週末」的投資客比平日多,會在收盤前的最後一秒平倉。 光是這樣就賺了6萬日圓以上,比一般上班族忙了一整天的薪水還多吧。像這樣預測命中的時候最開心了。 看過ADR和新聞再挑選個股 觀察這天的交易,可以發現我從早上5點左右就開始下單。雖然上午9點才開盤,但24小時都能下單。 起床後,我先檢查新聞和ADR,再透過股價線圖觀察我認為有賺頭的個股。如果我看過線圖判斷應該可以「買進」還是「賣出」,就會直接下單。 日經225期貨的價格在前場與後場間仍會波動,因此中午休息時間也要確認其趨勢。我很重視藉由不斷確認所有能成為判斷材料的消息,再自己動腦思考。這或許是最好的「頭腦訓練」,還能避免失智症也說不定。 我會在Part 4仔細說明,就算新聞出現利多消息,我也不會在股價高於我心目中合理價格的區間買入。因為這樣可能會「現買現套」,之後股價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很高。 股票的損益完全來自於買進時價格如何波動。關鍵在於要自己判斷那檔個股的合理價位。 上午9點左右是決勝負的關鍵 請各位一定要注意我下單的時刻。我下單、成交都集中在上午9點多。上午10點過後,等於一天已經過完一半了。這天交易第二集中的時段卻是10點多呢。 再下一個交易集中的時段則是後場剛開盤與收盤前。中午休息時間不會出現太多消息,但也有不少人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下單,例如上班族等散戶投資人,因此對股價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到了收盤前30分鐘,想把股票抱到第二天的買盤與不想把股票抱到第二天的賣盤又開始交鋒。尤其是當沖客,大部分的想法都傾向於就算價格沒有漲到他預期的價位,或是沒有跌到他希望的價位,為了不要留倉,就會開始瘋狂地下單。這種傾向在接近週末尤其明顯。 相反地,下午1點左右則是交易相對冷清的時候。這天我也沒有在這個時段下單。當沖客雖然需要時時刻刻盯著交易畫面,但了解交易比較熱絡的時段與比較不熱絡的時段有助於知道在整段開盤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應該更全神貫注和什麼時候可以稍微喘口氣。 期待財報表現亮眼時買進 這天買的個股中「信越化學工業」和「G-Tekt」是我算準隔週、再隔週公布的財報應該會有亮眼的表現才買入的個股。當近期就要公布財報時,能否看準「股價可能會隨財報數字上揚的個股」變便宜的時機買入也很重要。 這是以週為單位的買賣,因此嚴格來說並不是當沖,但是如果想在財報上取勝,事先的布局是不可或缺的。 信越化學工業是大型的化學製造廠,市值約9兆1,600億日圓,屬於大型股,並不是我擅長操作的小型股,但其所生產的聚氯乙烯和矽晶圓等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相當高的市占率,是深受投資人青睞的個股。 該公司的股價自2023年6月創下上市以來的新高。預估第1季的營收將會減少,但2023年3月的合併營收顯示稅後淨利史上最高,中長期可望業續持續擴大,因此就算第二季表現低於去年同期,市場也已經提前反應完畢,所以我認為財報公布後,股價應該會上漲。 財報本身果然如市場預料季減。但同時宣布要買回1,000億日圓的庫藏股。買回庫藏股是推升股價的利多消息。 只可惜財報公布的第二天不巧碰上日銀宣布殖利率曲線調控(Yield Curve Control,YCC)修正(註:放寬長期利率上限),當天大盤整體呈現下跌趨勢,沒有出現我期待的漲幅。 G-Tekt也一樣,是我看準股價會隨財報上漲而買進的個股。G-Tekt是本田旗下的大型車體壓鑄製造廠,在2023年6月發表了今後的事業戰略及新的經營目標值、股東權益方針等等。 G-Tekt明確指出將導入新的股本報酬率(DOE,總配息金額占自有資本比率)指標,2023年3月的DOE目標為1.6%、2026年3月為2.0%、2031年3月為3.0%,提出明確的方針。 受此激勵,該公司的股價刷新年初以來的最高點。要是持有這檔股票,應該可以漲到2030年。我打算一直抱著這檔股票到2030年,屆時我已經94歲了,應該還在買賣股票。 就算沒有隨著下次公布的財報上張,這兩檔股票也是「遲早一定會漲的股票」,這點至關重要,所以我才有信心買進。我認為不應該買入「可能會隨財報公布上漲,但今後的展望不怎麼樣」的股票。 買賣股票要遵循「1:2:6」法則 倘若企業分配給股東的現金殖利率約3%,我認為已經很不錯。我每年收到的現金股利為3,000萬日圓左右,以18億日圓的總資產來說,連2%都不到。 有些公司配發的股利水準非常高,像是世紀東急工業就宣布2024年3月要增加配息,預估現金殖利率將高達8.21%,但我重視「成長性」更勝於「高股息」。 另一方面,「高股息」聽起來很不賴,但只要股價下跌,配息率就會上升了。因此不能斷定「高股息=績優股」。 買進高股息的個股不是壞事,但股價應聲下跌的情況屢見不鮮。另外,如果是因為業績惡化才導致配息率變高的個股,倘若業績繼續惡化,企業可能會「修正預估配息」,進而減少配息。 如果你有「配息愈多,股東不是賺愈多嗎?」的心態,請務必仔細地思考一下。公司會從扣稅後的利益,也就是「稅後淨利」中支付的股利比率稱為「股利分配率」,大企業的股利分配率通常落在30~40%之間。 股利分配率愈高意味著「把公司的利潤回饋到股東身上」。 尤其是剛上市的企業更容易有上述的傾向,但是也有很多企業表示不配息,而是把利潤用於「為促進今後的成長所從事的先行投資」。我喜歡會成長的企業,所以不是很重視配息。 了解公司對配息的想法固然重要,但如果只看現金殖利率高低,鎖定高股利的個股,遲早會吃到苦頭。 比起選股時只看重高股息的個股,選擇業績穩定,能穩定配發相同水準股息的企業,不是更好嗎? 以貿易公司為例,住友商事或雙日等個股的現金殖利率將近4%。這種規模的大企業很少突然發生業績不振的狀況,推薦給不太想冒險的人。 此外,我意識到自己買賣股票時會遵循「1:2:6」的法則。 這個作法是如果覺得「這檔股票似乎有賺頭」,我會先試水溫地買進1,000股左右,如果覺得「果然有賺頭」再買2,000股,如果覺得「確實有賺頭」再買6,000股。賣的時候也一樣。 尤其是在很難判斷股價會往上還是往下走時,或買賣不常交易的股票時,我都會用這種法則買進。 當然也會發生不如預期的情況,比如買進2,000股時,股價漲得比買1,000股時還高,賣的時候剛好相反的狀況,但這麼做的風險遠低於一口氣大量買賣,就結果而言比較容易賺到錢。 抓住買賣時機 接著,以下便為各位說明如何具體地運用股價線圖來買賣股票。 首先,我買賣股票的時機非常簡單。 大原則就是賣掉大家都在買的股票,買進大家都在賣的股票。 基本上,我買股票的時機都是我認為「便宜」的時候,而賣出股票的時機則是我認為「貴」的時候,如此而已。 即使覺得今天的股價已經很低,但如果認為明天的股價可能會比今天更低,那就必須賣掉,反之亦然。如果抱著天真的期待「說不定還會再漲上去?」只會吃到苦頭。就算只漲了三塊或五塊錢也要賣出。這點極為重要。 我通常利用股價線圖來判斷買賣的時機,如果我在看完股票報價後,發現某支股票交易十分熱絡,就會再去查看那檔個股的資訊。首先確認該個股的買賣盤,觀察有多少委託單。 然後再看股價線圖。一開始我會優先看K線(5分K)和分價量表、RSI、MACD。 其次再將5分K改為日線或週線。尤其是觀察RSI指標的時候,日線或週線、月線比5分線更能正確地反映出行情是否過熱。 但是,用週線或月線來看線圖的時候,週線反映的是週一的股價、月線反映的是月初的股價,所以必須在腦海中微調。 倘若交易夠活躍,RSI達到70%時,我就會掛出賣單。反之,如果RSI在30%以下就買進。假如股價線圖呈現三山、三川的型態就更理想了。 即使股價乍看之下一路墊高,顯然是未來可期的線圖,但只要RSI接近70%,可能就是賣出的時機了。 RSI往往會在持續一段時間內維持相似的數值,因此遵循「1:2:6」的法則,超過70%的時候先賣掉一部分看看情況也不錯。 想當然耳,RSI也可能會漲到80%、90%,這時不要懊悔「糟了!早知道就抱久一點」。因為這只是「運氣好」。投資時若期待運氣好,就跟賭博沒兩樣。 RSI在我心中是相當有力的指標,我每天都會寫進交易記錄的筆記本,但股市沒有「絕對」。要是有的話,大家只要採用那些絕對能賺錢的手法,就沒有人會賠錢了不是嗎? RSI同樣都是50%的時候,有時要買進,有時則要賣出。為了更準確地判斷,重點在於要掌握住那檔個股的習性,對照其他指標來看。 下一頁帶大家看我認為應該持有到2030年的股票G-Tekt這半年來的線圖。 請先看日線,最佳買點在6月1日。當天的RSI為「29%」,無疑是顯示「超賣」的數值。 當天股價的最高點為1,329日圓、最低點為1,313日圓。G-Tekt的RSI在6月19日創下78%的紀錄。股價最高點來到1,662日圓、最低點為1,571日圓。不到3週的時間,RSI就有如此劇烈的變動。 當RSI跌到29%,鼓起勇氣大膽買入的人通常都不會賠錢。 假設買了5,000股,股價稍微往上漲就賣一點、變便宜的時候再買一點……如此反覆操作,一直維持在5000股,然後在6月19日當天全部賣出,就算買在6月1日的最高點、賣在6月19日的最低點,光是這天就有121萬日圓的獲利。 6月19日的成交量也很大,可見是絕佳的賣點。 要是股價線圖都這麼單純就好了,倘若RSI不「好」也不「壞」,不確定要怎麼買賣的時候,或是想觀察其他指標再決定要怎麼做的時候,我會看新價三線或一目均衡表。 股價線圖濃縮了前人的智慧精華,極為有效,但是並非所有的指標都能指出「買進時機」與「賣出時機」。即使是相同的風景,由上往下看、由下往上看、從旁邊看過來都不一樣呢。股票也是同樣的道理。 用一目均衡表來看的時候,6月19日的「轉換線高於基準線」「K棒站在雲的上方」「延遲線高於K棒之上」,可以視為「未來大概會上漲」。 因此即使確定當天要賣股票,也要考慮到「RSI雖然高,但是從一目均衡表來看應該還會再漲上去。不要全部賣掉,保留一部分吧」,或是判斷「78%的RSI太高了,先全部賣出吧」。 此外,RSI頂多只能表示「一定期間的漲幅加總÷同樣期間的漲跌幅加總×100」,因此RSI墊高不見得是因為股價上漲。 例如7月26日,股價創下1,856日圓的高點時,RSI為71%,比6月19日的高點為1,662日圓時還低。 另外,特別對初學者而言,股價暴跌時因為RSI下降就認為「現在是底部」而貿然買進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大部分認為是「底」的時候通常都還不是底部。暴跌時耐心等股價打完底再買進也很重要。 基本上先利用RSI和K線判斷買賣時機。再嘗試運用好的技術分析,建立自己的交易方式。 ▍ 本文節錄自 藤本茂 《88歲神級散戶『日本巴菲特』茂爺爺投資心法:用「126法則」滾出18億円資產的69年股海交易術》
財經企管 「韌性」是一門顯學 你是否因處理突發狀況而整夜待命?是否擔心無法處理危機而徹夜難眠?是否擔心團隊能力不足,延宕處理公司的危機?儘管「趨吉避凶」是我們的本能,然而我們並未真正認識危險。一旦大難臨頭,一般人的通病是走捷徑。閃躲它非但無法解決真正的問題,有可能造成更棘手的處境。這是否和我們的工作經驗與學習歷程有關? 展閱當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先生六十年演說集,不禁回想近二十年個人學習與職場生涯。在累積一定的績效與歷練,經理人得以步步高升。進階者從MBA 師生同儕學習,在職涯轉折點充電後再出發。 從國內外個案的分析,太多主管因處理災害危機不當而黯然下台,甚少因處理有功而被拔擢。 為何這門攸關公司生死存亡、主管升遷的管理課程,鮮少出現在主管養成教育? 原因很簡單,危機消息止於自家大門之內。在家醜不得外揚的情況之下,企業講師不教;在我國近六十年MBA 教育的發展中,這類型的風險課程並非商學院的主流,學校也不教。 由於災後復原為移動中的目標,階段性目標隨時空環境而調整。在有限的資訊與資源之下,主管很難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連帶會影響第一線部屬的士氣與進度。由於缺乏災害處理的實務經驗,臨危受命的應變小組僅能從排山倒海的問題中被動因應。每個臨危受命處理災害的主管,就好像在高空上走鋼索戰戰兢兢。 新管理思維 近年來,台灣一再發生「短延時強降雨」,也開始面對「限電」或「缺電」的可能性。Gartner(2014)強調,資安已經進入「預防無用論」時代。災害衝擊遠大於你的預期,「防範未然」不再是唯一事前準備的處方。 然而,沒有經歷過災害,很難體會災害管理這堂課。以美國911事件為例,恐怖攻擊造成紐約雙子星大樓應聲倒塌。瞞天蓋地的金屬塵爆席捲商業大樓數以萬計的電腦。大樓停電造成資訊與聯絡中斷,上千台受污染的電腦必須徒手背出災區迅速復原。這段時間,所有的業務一片混亂、完全停擺。在大型災害的案例中,災害的類型不會是單一的,伴隨而來的是複合型的影響。 那該如何以新思維分配風險管理的資源? 在規劃風險管理資源時,我們習慣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在技術思維之下,「規避」(Avoid)為常見的風險策略,就像是硬體採購。但,主事者往往忽略「減損」(Mitigate)或「移轉」(Transfer)策略的可行性。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單一部門僅關心單一策略,無法照顧到風險管理之全貌。甚至我們聽到客戶說,她只是智慧製造的技術人員,「風險管理是老闆的事」。 其實,最稀有的資源不是部門預算,而是領導者的注意力。面對一再刷新紀錄的災害,到底領導者該有何種新思維? 在協助全球知名半導體大廠教育訓練中,一間最賺錢的廠最先導入「災後復原計劃」(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以往他們不乏災後全損的例子,上億元設備就這樣報銷。由於該設備金額在保險自付額以內,企業得自掏腰包,自行支付損失。這樣的觀念驗證一個基本的觀念:「營運越好,越不能出問題」。廠長強調:要將賺到的錢「安全」的放進口袋。 這驗證了一句話:風險管理,人人有責。 IDC(2017)也特別強調:「它(資安)並非是IT 安全—此觀點造成限制並將解決方案投射在疲於奔命的IT團隊;相反的,它是企業風險—此觀點涉及部門、高階主管與董事會,並協助定義在這個流程中IT 所扮演的角色」。 因此,風險管理不單只是風險部門的工作。除了高階主管,本書的溝通對象為廠長、資安長、財務保險、智慧製造、工安人、緊急應變小組、資安人或資訊人。此外,保險相關的從業人員也是本書關心的對象。 不為人知 這個實務領域並沒有統一的語言。常見的為風險管理、災害管理,或災後重建。倘若以Goolge 查Disaster Recovery(災後復原),發現大部分的討論偏向於IT 軟硬體。除了災前的客戶訓練與計劃,保險人同樣關注災後客戶的搶救減損。 那麼,到底該如何界定這一行? 根據我國最新的《行業標準分類》(2016),行政院將全台行業類別規劃517 個細項。有趣的是,「復原」僅有「電腦災害復原處理服務」(6209)與「歷史遺址及建築物之翻新及復原」等兩個行業細項。 但是,「機械設備之實質改造、翻新、重製,視同製造活動」,依性質分別歸入C 大類製造業25-29中類之適當業別。僅有產險有明確的類別,屬於K大類「金融及保險業 6520 財產保險業。然而,與保險有關之公證服務僅被歸類魚6559 細類「其他保險輔助業」。由於《行業標準分類》統計我國行業主要的經濟活動,因此災後復原並未反映在真正的產值,足以說明這個行業的特殊屬性。 依我個人的觀察,國內投入24 / 7(一周七天,一天24 小時)災後復原專業業者的數量鳳毛鱗爪。甚者,擁有跨國復原公司經驗,兼顧IT 與設備復原者,可能用手指就可以數的出來。即便擴大涵蓋產險、保險經紀人與公證服務等相關專業,可達數百或上千位專家或顧問。然而,這個領域和客戶簽訂保密協定,外界鮮少有人得知災後復原的始末。 在社會大眾的印象中,這個行業宛如戴上神秘的面紗,更難傳達正確的搶救減損的觀念。因此,等到危機來臨時,第一線人員與主管忙著應付大小瑣事,無暇冷靜思考、分析與規劃。 應用層次 許多消防演習重視滅火與救人,但該如何協助關鍵性的設備資產進行減損搶救?本書希望提供跨部門協同學習之參考依據。為了避免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本書以淺顯易懂的角度解釋常見的問題與觀念,並輔以實際案例加以說明。 過去進入災害現場的經驗,驅使我蒐集整理國內外經典案例。為了讓讀者身歷其境,本書整理隱身在新聞或書籍的小故事,如:美國曼恩峽谷(Mann Gulch)森林火災(1949年)、日本阪神大地震製鞋產業(1995年)、美國NASA火星氣候軌道探測器事件(1998年)、美國半導體廠J晶片廠火災(2000年)並牽動手機業者K與N國際市場版圖、台灣知名R網路書店水災(2001年)、美國911事件上千名員工緊急疏散(2001年)、台灣SARS事件(2003年)、美加大停電(2003年)、台灣A銀行資安事件處理始末(2006-2008年)、知名M石油企業漏油事件(2010年)、智利礦場事故(2010年)、日本福島核電廠海嘯(2011年)、日本G公司駭客入侵(2011)、S石化廠爆炸(2011)、台大竹東分院跳電處理始末(2013-2015年)、美國知名L零售業者駭客入侵(2013年)、台灣PCB業者B公司火災(2015年)、美國E公司資安事件總座與資安長下台(2017)、英國O航空公司電腦當機(2016-2017年)、梅雨季超大豪雨(2017年)、美國智慧製造H工廠被駭客入侵(2017年)、美國C公司資安事件造成全球性客戶問題(2020)、歐洲能源集團U公司資安事件(2022)。 本書的應用涵蓋四個層面:(1)無任何危機管理計畫、規劃或標準導入者、(2)已有計畫、規劃或標準導入者、(3)首次碰到災害急需迅速復原者、(4)欲執行「認知」(Awareness)訓練推廣者。 針對(1),本書提供簡易的參考指南,特別是中小企業;針對(2),本書協助檢視自己不足之處,提供下一步的參考方向;針對(3),本書提供災後復原所需的觀念與經驗;針對(4),本書補充相關的知識與經驗缺口,提供訓練課程所需的教材內容。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災害管理的研究涉及範圍相當廣泛。由於恐怖攻擊或種族暴動較少在國內發生,並不屬於本書討論的範圍。本書重點不在大家熟知的保安保全、人道救援、社區重建或心理重建,而是較少觸及的組織管理層面。 本書的一小步 本書嘗試從韌性、風險管理、營運持續(Business Continuity)與災後復原(Disaster Recovery)等角度,跨界討論工安(Safety)與資安(Security)的議題。 在許多企業中,「資安」與「工安」都是花錢的單位,分屬於資訊與勞工安全衛生環保不同部門的業務範疇。然而,在風險管理的整體性考量之下,工安與資安皆為系統性的風險,但在公司日常業務下甚少交集。 這是本書的一小步。從風險的角度,希望可以建立「資安」與「工安」溝通的橋樑。Gartner(2015)在《2020 資安情境》(Cybersecurity Scenario 2020)強調將實體的「安全」納入「資訊安全管理系統」(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ISMS)的重要性。 因此,雙領域結合的風險思維,不僅是現在的熱門話題,在AI 或智慧機械人時代更具有前瞻性。除了工安與資安領域之外,本書整合其他領域的實務經驗,以便在推動方案上具體可行。從組織管理角度,本書有助於災前任務編組與災後組織變動之參考;從專案管理角度,本書有助於災前的持續營運規劃與災後復原方案之執行;從危機溝通角度,本書提供組織需面對橫向與縱向的溝通問題;從教案設計角度,本書濃縮過去APEC 工作坊經驗,提供給有志推動情境式教學者參考;從個案研究角度,本書可協助風險管理、工安或資安部門從他人案例中借鏡,避免未來重蹈覆轍。 前瞻性思考 韌性不僅是國際政策的顯學,更是組織迅速恢復營運的關鍵。至今,國內外客戶將之列為稽核重點,甚至成為領先同業的競爭優勢。這些都可以從本書的經典案例獲得實務上的驗證。 在變動的社會中,我們比以往接觸更多的風險。不管是巨災還是人禍,災害是你猜不透的敵人。從個人到組織、從社交媒體到人工智慧,如何正向面對它呢?舉例來說: (1)福禍相倚是人生常規,企業經營也是如此。透過風險管理,以達個人風險緩衝之成效。幸福企業除了提供完整的員工福利,也要協助員工做好風險管理。 (2)現今通訊與媒體科技無時無刻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一旦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增加自己曝險的機會。在注意力弱化與匱乏時候,個人與組織更要在平日加強因應風險的能力。 (3)在人工智慧(AI)或智慧機械人時代,許多大量、單一或重複性的工作已經被取代。目前它們無法取代人類在緊急的狀況下做出決策。因此,現場人員必須具備緊急應變與災害管理的能力。 在面對動態的全球性或在地化威脅,許多挑戰仍有待跨界先進的交流與指導。我有幸在跨界學習中,從前輩、先進、同事與客戶的學習交流中累積寶貴的經驗。再多的言語無法表達我的感謝之意,那就以這本小書做為回饋的禮物。 請一同與我展開這趟奇幻的學習之旅。 ▍ 本文節錄自 吳明璋 《鋼索上的管理課【全新增訂版+資安風險升級主題】》
心理健康 接受屬於自己的身分,林郁婷以戰士的眼神、優雅的拳擊,擊碎全世界的惡意 有誰能想像得到,拳擊竟能如此流暢寫意。 巴黎奧運決賽,林郁婷對上波蘭小將塞琳梅塔,她長臂敏捷,動如遊龍。 起初波蘭小將還如頑童般跳上跳下,貌似挑釁,但林郁婷冷靜沉著,把握每個機會,抽空得隙便一拳落下,宛如潑墨山水畫般痛快淋漓,精準得分。 這不是蠻力,這是智力,她是個用腦在打拳的女人。 最終林郁婷三回合皆得到五:○,大獲全勝。她成了初生的贏家,她激動地指著左胸上的梅花會徽,環繞四周,要告訴全世界,這位新生的世界女拳王來自何方。 為保護母親而打拳 身材瘦削、眼神堅定的林郁婷,小時候家庭並不和睦。作為四兄妹的老么,林郁婷卻從小就渴望能保護母親,爾後父親離家,她便由做加工業的母親與阿嬤共同扶養長大。 小學時林郁婷曾加入過田徑隊,但成績一般,升上鶯歌國中後,林郁婷發現學校竟有拳擊社團,她想到自幼跟哥哥捧讀的漫畫《第一神拳》,主角同樣是出身單親家庭的柔弱少年,藉由學拳改變命運,這個故事深深觸動了她,她也想變強、也想學拳。 然而,一個少女要學拳,在淳樸小鎮,簡直不敢想像。 下定決心的林郁婷,跑去找拳擊社教練曾自強,但當時拳擊隊根本沒幾個女生,且她身高不過一四○,體弱纖細,怎麼看也不是學拳的料,「就一個小妹妹,」教練曾自強坦言,當時覺得林郁婷大概不會待很久,本打算就讓林郁婷被「自然淘汰」。 曾是拳擊選手的曾自強,是出了名的嚴格,要求學生每個動作都得確實,一次林郁婷防守動作沒做到位,曾自強一個脾氣上來,便將林郁婷轟出場外,本想說大概不會再見到這個小女孩了,沒想到訓練結束,曾自強一走出教室,只見林郁婷還站在門外,懇懇切切地請教練再給他一次機會。 這個畫面深深刻在曾自強腦海裡,他知道這是可造之材了。 坎坷奧運夢,要練得比男生更強 林郁婷確實有天分,訓練不過兩個多月,她便拿下全國賽第二名。 然而現實的是,林郁婷無奈地發現,男女天生體能就是有差異,「打法、速度、力量反應全都不一樣,」男生能輕易做到的事,她卻要費盡全力。 但她很快認清,這不是示弱的藉口。「教練給我灌輸的觀念,就是妳如果把自己當女生在練,妳就永遠不會進步。」 她選擇拚了,她每日和男生練習,也跟男生做一模一樣的訓練菜單,就為讓自己能跟上男生的狀態。 她逐漸有了征服世界的野心。 國三那年,曾自強帶她到了北京,讓她親眼見識鳥巢、認識奧運教練,「我只是問她說,妳確定妳要打的奧運,和我想像的是一樣的嗎?」曾自強就是要讓林郁婷體驗這一切,「我只是讓她知道奧運會是這樣子,不是妳想的電視那樣,放個煙火就沒有了。」 然而,接下來林郁婷卻面臨長時間的低潮,二○一四年仁川亞運,她首輪便落敗,期待已久的二○一六年里約奧運,她也同樣未通過資格賽。 看不到戰績,宛如看不到未來,堅強如林郁婷也曾灰心,「選手時期無時無刻都想放棄,」林郁婷坦言。 這時曾自強建議林郁婷到北京體育大學交換,轉換心情,「這樣她也可以先不用看到我,」曾自強開玩笑道。 這確實是林郁婷的轉機。在北京,林郁婷有機會接觸到拳王泰森的教練,調整了基本動作。二○一七年,林郁婷獲亞洲女子拳擊錦標賽金牌,隔年又再度於雅加達亞運奪下銅牌,離奧運殿堂逐漸靠近。 走過性別風暴,接受屬於自己的身分 然而,二○二三年,林郁婷摘下世錦賽銅牌後,國際拳擊總會(IBA)宣布林郁婷「性別生化檢測異常」,將她銅牌資格取消。 轟天消息震驚國內,網上一片譁然,而比賽沒有申訴管道,亦無再驗機會,「講白了他就不是一個非常公正的單位,他的流程根本不合規矩,」回憶此事,林郁婷猶有餘怒,她說自己當時就像岳飛,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 即使日後她做好萬全資料準備,爾後不但拿下二○二三年亞運金牌,接著亦順利取得奧運資格,性別爭議卻如影隨形跟著她到了巴黎,當林郁婷十六強賽開打前,《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在社群上發文,質疑林郁婷的性別,林郁婷瞬間成為世界體壇焦點。 眼見事態越演越烈,曾自強心裡明白,他的首要任務就是穩住林郁婷心神,他要林郁婷正向面對,「我就跟郁婷講,他們就是怕妳。」 一直以來,曾自強就希望林郁婷不只技術要超群,更要從態度上成為一流運動員。他要求林郁婷,在擂台上遇到觀眾訕笑,便要自信地用微笑面對,「這些其實都是會影響到比賽的一環。」 近三十年的人生,從小接受與男性程度相當的訓練,成年後卻屢被懷疑性別,賽前我們曾問林郁婷,是否想過若出生就是男生,會比較順利?「不會,」她堅定地說,「上天給妳什麼樣的身分,妳就是做好什麼樣的身分。」 站在擂台上,隨著旋律,她唱起了國旗歌歌詞,淚水早已逐漸盈滿了她的雙眼。 在此刻,她的身分是最強悍、堅毅的台灣女兒。 ▍ 本文節錄自 李若雯 《當脆弱與光芒同時閃耀》
財經企管 經濟學是探討人類行為的科學 手握本書,就讓你身居獨特的地位。一開始,你(或者是任何送你本書的人)拿錢去買了書。如果你來自貧窮的國家,你的家庭很可能一天僅靠一點錢勉強度日,你們大部分的錢都用在食物上,不會有任何餘裕容你買下這本書。就算你真的有一本,對你來說也很可能毫無用處,因為你根本讀不來。在西非的窮國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有閱讀能力的年輕人不到一半,女孩更僅有三分之一。在那裡,一名十二歲的女孩多半不會忙著學習代數和語言,反之,她們很可能要花一整天的時間幫忙提水回家。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或是你的家庭算富有,但對於世上很多人來說,花錢買書、而且還有能力讀書,聽起來就像是月球之旅一樣遙不可及。 對於如此巨大的差異生出強烈好奇心、甚至憤怒的人,通常轉向經濟學尋求解答。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運用資源,包括土地、煤炭、人力以及用來製造麵包或鞋子等有用產品的機器。經濟學會指出,指稱布吉納法索人民窮困是因為他們懶惰的這種說法為何大錯特錯(雖然其中某些人確實懶散)。該國有很多辛勤努力的人,但是他們出生的經濟環境整體來說並不利於產出。為何英國有大樓、書本以及教育下一代所需的教師,但布吉納法索沒有?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沒有人能知其所以然。經濟學試著追根究柢。 以下我要提一個更強力的理由,解釋經濟學為何讓人著迷,這或許也會激發出你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經濟學關乎生死。現代生於富裕國家的嬰兒在五歲之前死亡的機率極低,嬰幼兒死亡極罕見,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時,總是讓社會震驚。在世上最貧窮的國家,有一成以上的孩子會因為缺乏營養與醫療而活不過五歲,這些國家的青少年是因為幸運才能活下來。 「經濟學」一詞聽起來或許枯燥乏味,讓你想到一大堆無聊的統計數字,但,實際上,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如果我們可以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每個人都活得更好。 ◎經濟學是研究稀少性的學問 現代的經濟學家用一種特別的想法來思考資源;所謂資源,指的是蓋出校舍的磚塊、治療疾病的藥品以及人們想讀的書。他們說這些東西「很稀少」。一九三○年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利奧尼爾.羅賓斯(Lionel Robbins)將經濟學定義為研究稀少性的學問。罕見的東西,如鑽石與白孔雀,確實很稀少,然而,即便你很容易就能在家裡或是附近的店裡買到筆和書,但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也是很稀有的東西。他們所說的稀少性是指東西的數量有限,相對之下人的欲望基本上無窮無盡。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很可能會持續買入新的筆和書,但是我們無法這樣做,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有成本。這代表我們必須做選擇。 且讓我們來想一想成本這個概念。雖然以貨幣計算的成本也很重要,但成本不光指要花掉的英鎊或美元。想像一下,有一名學生在選擇明年要修什麼課,他只能修歷史或地理,不能兩者都修。最後他選擇了歷史。他的選擇成本是什麼?是他放棄的東西:學習沙漠、冰河與首都城市相關知識的機會。新建一棟醫院的成本為何?你可以把所有營造用的鋼筋泥磚成本加總起來。但是,如果用前述「放棄的東西」這個觀點來算,成本則變成我們本來可以在同一地興建的火車站。經濟學家將這類成本稱之為「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這種成本很容易被忽略。稀少性和機會成本點出了一條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要做選擇,比方說,選擇建醫院、火車站、購物商場還是足球場。 經濟學就是檢視我們如何利用稀少性資源以滿足需求,但並不僅於此。人面對的選擇會如何改變?貧窮社會裡的人們面對的是非常棘手的選項:是要讓孩子飽餐一頓,還是替生病的老祖母購買抗生素?在富裕國家,比方說美國或瑞典,人們很少要經歷這種局面;他們要做的選擇,可能是要買新的手表,還是最新推出的 iPad。富裕國家也有嚴重的經濟問題:企業有時會破產,勞工會失業,必須要費盡心力才能替小孩買新衣服,然而,他們比較少面對生死攸關的問題。經濟學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各個社會要如何克服稀少性造成的最嚴重效應,並探討為何有些社會不快速行動。要嘗試提出好答案,需要的不僅是熟悉機會成本而已,還要有能力找出我們應該要蓋新醫院還是新球場,要買新 iPad 還是新手表。要有答案,你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經濟學理論,還要深入理解真實世界裡不同的經濟體如何運作。看看本書所講述的經濟學家史,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他們的想法讓我們看出,這一路走來,經濟學家所做的各種嘗試有多了不起。 經濟學家研究「經濟體」,這是當然的。經濟體使用資源、製造新東西,並決定誰能得到什麼。舉例來說,紡織製造商購買布料並聘用員工,以製作T恤。消費者(也就是你我)到店裡購物,如果我們口袋裡有錢,就可以買下各式各樣的商品,比方說T恤(行話說法是我們「消費」)。我們也消費「服務」,服務是指無實體的事物,例如理髮。多數消費者同時也是勞工,因為他們能靠工作賺錢。企業、勞工和消費者是經濟體的關鍵要素,但銀行與股市(也就是「金融體系」)亦會影響資源的運用。銀行貸款給企業,也就是所謂替企業提供「融資」。一家銀行借錢給紡織製造商興建新工廠,製造商有了這筆貸款就可以拿去購買水泥,這些水泥會成為工廠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於新建橋梁。企業為了籌資,有時候也會在股票市場出售「股份」(或「股票」)。如果你持有一股東芝(Toshiba)股份,你就擁有該公司的一小部分,倘若公司經營績效出色、股價因此上漲,你也隨著變得更富有一些。政府也是經濟體中的一環,當政府花錢新建公路或發電廠時,也會影響資源的運用。 ◎經濟學是探討人類行為的科學 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會看到幾位思考經濟問題的先驅:古希臘人。英語的「economics」發源於希臘文的「oeconomicus」,「oikos」是「家戶」之意,「nomos」則指法則或規範。因此,對希臘人來說,經濟學的要旨是探討家戶如何管理資源。在現代,經濟學也納入企業與產業的相關研究,但家戶與生活在家戶中的人仍是根本。說到底,經濟學的重點仍是買東西的人以及構成勞動力的人,也就是說,經濟學是探討經濟體中人類行為的科學。如果你生日時收到一千元禮金,你要怎麼決定如何花用?什麼因素會讓一名勞工以某個薪資水準接受一份工作?為何有些人謹慎儲蓄,有些人卻肯花大錢替愛犬蓋一棟寵物宮殿? 經濟學家試著以科學方法處理這類問題。「科學」一詞或許會讓你想到冒著泡泡的試管和黑板上潦草寫著的方程式,反而不會聯想到人們到底有沒有足夠食物的問題。實際上,經濟學家試著用科學家發射火箭的態度去解釋經濟體。科學家尋找物理「法則」:一件事如何引發另一件事,比方說,火箭的重量如何影響火箭飛行的高度。經濟學家尋找經濟法則,好比說,人口規模如何影響可得的食物。這稱為「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法則本身無好壞可言,只是描述情況。 如果你認為經濟學的功用必須遠遠超過前述,你絕對是對的。想一想活不過嬰兒期的非洲孩童。描述情況、然後就這樣放著,夠嗎?當然不夠!如果經濟學家不做判斷,那就和鐵石心腸無異。另一派的經濟學稱為「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這類理論會去判斷某種經濟情境是好還是不好。當你看到超市丟棄完好的食物,你會判斷這是壞事,因為這是一種浪費。當你在思考貧富之間的差距時,你可能也會認為這是壞事,因為不公平。 ◎經濟學可以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 當精準的觀察和明智的判斷兩相結合,經濟學可以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創造出更富裕、更公平的社會,讓更多人能在其中好好生活。英國經濟學家阿佛瑞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曾說過,經濟學家需要「冷靜的腦,以及溫暖的心」。沒錯,描述這個世界時要像科學家一樣,但當你這麼做時又一定要對身邊受苦的人們懷抱著憐恤之情,並試著做些改變。 現代的經濟學(我指的是大學裡研究的經濟學),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中出現時間相對較晚。幾百年前資本主義(這是目前多數國家的經濟類型)誕生時,經濟學才出現。在資本主義之下,無論是食物、土地還是勞力,多數的資源都用錢買賣,這樣的買賣稱為「市場」。資本主義下有一群人叫資本家,他們擁有資本:資本指的是為了製造出貨品所必備的金錢、機器和工廠。另一群人是勞工,受僱於資本家的企業。現在我們很難想像還有其他的運作方式,但是在資本主義之前,這個世界很不一樣,人們自耕自食,而不是買食物。一般人不在企業任職,而是為地主效命,地主控制人們居住的土地。 這樣說起來,與數學或文學相較之下,經濟學是新學問,諸多內容都和資本家有關:買進、賣出、價格。本書有很多內容在談的也是這類經濟學,但我們在檢視經濟概念之前也會追溯到更早之前。畢竟,無論是否信奉資本主義,每一個社會都必須因應如何讓人民溫飽的議題。我們將檢視不斷演變的經濟體概念,並看看經濟體本身的變化:無論是在田裡還是廠裡工作,人們長期如何克服稀少性,得以全家共聚一堂飽餐一頓。 在描述經濟體與做出相關判斷時,經濟學家是否永遠都如謹慎的科學家與明智的哲學家一般?有時候,經濟學家要面對指控,說他們忽略了經濟體不斷進步時卻被拋在後面的弱勢群體面對的困難,尤其是女性與黑人。這是因為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家通常都來自社會中最優越的群體嗎?二十一世紀初,銀行輕率的作為引發一場嚴重經濟危機,很多人責怪經濟學家沒有預見問題,有些人甚至懷疑,這是因為在金融與大型銀行主導的世界裡占盡優勢的那些人,影響了很多經濟學家。 這麼說來,除了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之外,經濟學家可能還需要一些別的要素搭配:自我批判的眼光,以及要有能力超越自身的考量與慣有的世界觀。研究經濟學史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藉由了解過去的經濟思想家獨有的考量與環境如何孕育出某些概念,我們或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們的概念是如何出現的。正因如此,將歷史結合概念想法才這麼讓人著迷,而且,對於創造出讓我們多數人能活得好的世界而言,至為重要。 ▍ 本文節錄自 奈爾.傑斯坦尼(Niall Kishtainy)《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