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行家 4月號/2023 第160...
出版日期:2023/04/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為增加國人多元投資管道、提升資產管理產業競爭力,金管會正在推動《投信投顧法》修法,新增不動產投資信託事業以發行管理基金架構REITs為主要業務,解除諸多管...
出版日期:2023/04/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為增加國人多元投資管道、提升資產管理產業競爭力,金管會正在推動《投信投顧法》修法,新增不動產投資信託事業以發行管理基金架構REITs為主要業務,解除諸多管...
出版日期:2023/03/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ESG相關準則、各機構學說紛紛出籠,百家爭鳴之中,現在逐漸發展出主旋律。台灣推出「永續金融評鑑」,企盼加速國內永續金融生態圈之建構,協助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出版日期:2023/02/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ESG相關準則、各機構學說紛紛出籠,百家爭鳴之中,現在逐漸發展出主旋律。台灣推出「永續金融評鑑」,企盼加速國內永續金融生態圈之建構,協助我國產業轉型升級...
出版日期:2023/01/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關心年輕世代的金融生活面貌,了解他們的喜好與習慣,因為未來有一天他們將變成市場的主力,正確金融知識的推廣,更是建構未來金融市場的必要關鍵!
出版日期:2022/12/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關心年輕世代的金融生活面貌,了解他們的喜好與習慣,因為未來有一天他們將變成市場的主力,正確金融知識的推廣,更是建構未來金融市場的必要關鍵!
出版日期:2022/11/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美國是民主自由國家的代表,從歷史上來觀察,紅、藍兩大黨藉由不斷的競爭衝突,逐漸測試出更合時宜的法案,而甚至兩大黨也會順應民意,妥協尋求共識,這也是美國...
出版日期:2022/10/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2050年的台灣,會是什麼面貌?是暮氣沉沉,還是有質感而充滿希望?嬰兒潮世代擁有豐沛的資金,可用於永續經濟建設,世界各國利用退休基金投注於基礎建設,台灣也...
出版日期:2022/09/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如果能夠確立公共利益範圍,再與時俱進的改進公股事業經營策略,或許可期待改造後的台灣公股事業群也能開創出世界級的企業競爭力。真的,雖然有龐大的軀體,在妥...
出版日期:2022/08/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國際頂尖大學積極進行教育改造,強調要從教育結果或產業需求來重塑課程的設計與內容,產業界如果沒有一起參與,單賴教育部門在教育系統中的努力,是無法改變當前...
出版日期:2022/07/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疫情這幾年許多國家都大舉債來支應,然而台灣的表現卻是在逆境中更勇健,從標普(Standard & Poor's)日前將我國主權信用評等調升為「AA+」,超越鄰近的日本、南...
出版日期:2022/06/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在疫情的黝黑隧道中,我們彷彿已經見到了光。國外在與病毒共存的過程經驗中,也點出了台灣未來因應疫後世界的可能盲點。而各產業領導人該如何善用後進者優勢,借...
出版日期:2022/05/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央行睽違10年再度調高政策利率,升息環境下,對金融業的實質影響力道強勁,正好可放大格局,投入資源及人力進行大戰略調整,現在正是蓄積能量、積極創造正向「策...
出版日期:2022/04/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全球金融市場的高度整合,將使得金融制裁更快速產生效果,金融戰的威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美國與歐盟等正透過金融制裁打擊俄羅斯,盧布重貶、銀行擠兌,...
出版日期:2016/04/05
作者:看雜誌
從政大教授、立委、金管會副主委,到中華郵政和台銀董座,李紀珠的表現總是讓人印象深刻。就像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裡的艾莎女王,也像《瑯琊榜》中的文弱才子...
出版日期:2014/11/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善用大數據 服務客製化
虛實整合 行銷多樣化
數位通路 體驗多元化
創新金融 銀行數位化
出版日期:2014/03/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台資銀行 亞洲新布局
金管會給力法規更放寬
上海自貿區吸引新業者
東協十國市場仍待開發
銀行併購風潮規模加大
中國大陸城商行找夥伴
兩岸創投大焦點 文創 綠能...
出版日期:2012/12/01
作者:台灣銀行家雜誌
出版:台灣金融研訓院
行動支付銀行新商機
今年全球交易規模上看1,715億美元,成長近62%;
用戶數量將衝到2.1億人,增加31%;
「業者必須掌握商機,才不會在未來消費市場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