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今藝術293期 / 2017年2月號

出版日期:2017/02/01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68
ID:88481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本期專題以「觸地的書寫」為題,試圖回訪建築最初與人丶環境的關係,並梳理普立茲克獎的發展歷程。由最早於台灣土地長出的普立茲克獎得主作品台南菁寮聖十字架堂為起點,銜接八里的聖心女中校舍,以及在台作品數量最多的伊東豊雄作品,到八卦山上的台豐高爾夫球會館等,讓讀者知悉普立茲克獎得主在台作品,以在地視角分析這些作品如何與當地環境對話。請看本期精彩報導!

章節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26 明明很飽了,但仍覺得餓∣高愷珮

◎ COLUMN 今專欄
  28 後事實與事實後∣黃孫權
  30 藝術與民族主義∣耿一偉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32 《遙控無人機理論》 永無戰事?完全監視?演算法殺人?∣詹育杰

◎ NEWS 焦點新聞
  34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
  48 第—屆金駝鳥奬 民眾票選2016年十大藝文鳥事件出爐∣(整理)高愷珮
  50 金鴕鳥,文化創傷奬∣吳介祥丶蕭文杰
  54 掩耳與盜鈴,實為—體 從「金鴕鳥奬」看文化批判體系∣吳牧青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6 灌注生命,超譯水墨 金浩得筆下的芥子須彌∣楊爾寧

◎ FEATURE 專題企畫
  58 觸地的書寫 普立茲克奬得主在台的建築句構∣(企畫)林怡秀
  60 時代的溫度∣阮慶岳
  64 於田間長出的戰後建築 徐昌志談波姆《菁寮天主堂》的興建歷史∣林怡秀
  68 光與雕刻的延長 丹下健三《聖心女子大學》的謐靜詩意∣林怡秀
  72 流動曲面,實現公共性的市民願景 謝宗哲談伊東豐雄的在台作品∣高愷珮
  76 以謙遜的姿態回應環境 劉舜仁談西薩細膩的建築思維∣游雅筑
  80 對差異性捍衛的建築 阮慶岳從王澍《亦方亦圓》談違章啟示∣張玉音
  84 普利茲克奬得主在台作品一覽∣黃毓瑩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88 療癒之泉 格蘭菲迪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12週年│林怡秀
  92 策展人費爾葛瑞福專訪│呂學卿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4 Lightbox與赤赤舍的台日交流 日本攝影的活力想像│沈柏逸
  98 「香港政治藝術點修科」底問題意識│劉建華
  103 「藝術政治點修科」 重議傘運之外的政治藝術│梁寳山
  106 「香港政治藝術點修科」 廢青學員的感想│廖雅瑩
  108 由點而線 如何聽見集體記憶的聲音?│鄭文琦
  112 記南藝造型所第—屆師生展│蔣伯欣
  114 展覽,及其所開展的對話與空間 與忠泰美術館「HOME 2025:想家計畫」開幕展的初次見面會│殷寶寧
  118 女同志們的集體創作 重訪《女朋友》雜誌│蔡雨辰
  122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五) 今天是漢密爾頓的大日子│張碩尹

◎ FORUM 藝術論壇
  124 擺脫層層剝削的折扣戰 從永續書市看圖書定價制│李令儀
  128 書市的美麗與哀愁 文化政策中的統—圖書定價│黃心蓉

◎ SNG 展覽直擊
  132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55 由寫實漸轉半具象 看見不一樣的盧月鉛│周士涵
  156 堆砌,刮刀下的堅毅靈魂 讀陳俐維的創作轉折│黃欐媞

◎ CALENDAR 展覽快訊
  158 展覽月報|編輯部

看更多
收起來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26 明明很飽了,但仍覺得餓∣高愷珮

◎ COLUMN 今專欄
  28 後事實與事實後∣黃孫權
  30 藝術與民族主義∣耿一偉

◎ GLOBAL VISION 國際視野
  32 《遙控無人機理論》 永無戰事?完全監視?演算法殺人?∣詹育杰

◎ NEWS 焦點新聞
  34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特別報導
  48 第—屆金駝鳥奬 民眾票選2016年十大藝文鳥事件出爐∣(整理)高愷珮
  50 金鴕鳥,文化創傷奬∣吳介祥丶蕭文杰
  54 掩耳與盜鈴,實為—體 從「金鴕鳥奬」看文化批判體系∣吳牧青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6 灌注生命,超譯水墨 金浩得筆下的芥子須彌∣楊爾寧

◎ FEATURE 專題企畫
  58 觸地的書寫 普立茲克奬得主在台的建築句構∣(企畫)林怡秀
  60 時代的溫度∣阮慶岳
  64 於田間長出的戰後建築 徐昌志談波姆《菁寮天主堂》的興建歷史∣林怡秀
  68 光與雕刻的延長 丹下健三《聖心女子大學》的謐靜詩意∣林怡秀
  72 流動曲面,實現公共性的市民願景 謝宗哲談伊東豐雄的在台作品∣高愷珮
  76 以謙遜的姿態回應環境 劉舜仁談西薩細膩的建築思維∣游雅筑
  80 對差異性捍衛的建築 阮慶岳從王澍《亦方亦圓》談違章啟示∣張玉音
  84 普利茲克奬得主在台作品一覽∣黃毓瑩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88 療癒之泉 格蘭菲迪台灣藝術家駐村計畫12週年│林怡秀
  92 策展人費爾葛瑞福專訪│呂學卿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4 Lightbox與赤赤舍的台日交流 日本攝影的活力想像│沈柏逸
  98 「香港政治藝術點修科」底問題意識│劉建華
  103 「藝術政治點修科」 重議傘運之外的政治藝術│梁寳山
  106 「香港政治藝術點修科」 廢青學員的感想│廖雅瑩
  108 由點而線 如何聽見集體記憶的聲音?│鄭文琦
  112 記南藝造型所第—屆師生展│蔣伯欣
  114 展覽,及其所開展的對話與空間 與忠泰美術館「HOME 2025:想家計畫」開幕展的初次見面會│殷寶寧
  118 女同志們的集體創作 重訪《女朋友》雜誌│蔡雨辰
  122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五) 今天是漢密爾頓的大日子│張碩尹

◎ FORUM 藝術論壇
  124 擺脫層層剝削的折扣戰 從永續書市看圖書定價制│李令儀
  128 書市的美麗與哀愁 文化政策中的統—圖書定價│黃心蓉

◎ SNG 展覽直擊
  132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55 由寫實漸轉半具象 看見不一樣的盧月鉛│周士涵
  156 堆砌,刮刀下的堅毅靈魂 讀陳俐維的創作轉折│黃欐媞

◎ CALENDAR 展覽快訊
  158 展覽月報|編輯部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