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2020年9月時兆月刊

出版日期:2020/08/24
出版:時兆出版 / 時兆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52
ID:203524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亂世中的啟示:
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

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延燒,至今全球感染人數已突破2千萬人。正所謂人算不如天算,面對這場沒有砲彈煙硝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全球75億人無一能置身事外;渣打集團更針對全球12座城市進行網路調查,發現台灣受訪者對於疫情過後掌握數位化的自信程度較為落後,特別是18〜34歲人口族群,僅58%自信能掌握數位化生活,遠低於全球80%數位自信平均值。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也認為,當各國逐漸解封後,持續進行的疫苗研發、病毒追蹤檢測,才是打贏這場戰役最重要的武器。

在這亂世中上帝在哪裡?COVID-19是上帝對人類的審判嗎?這會是末日要來的徵兆嗎?請你相信,上帝絕不是病痛的製造者,祂更不是人類痛苦或疾病的始作俑者。在《聖經》開篇〈創世紀〉1章31節說:「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祂的救贖計畫本來就是要讓世界充滿著幸福、健康、聖潔的人在此居住。上帝正積極幫助人類做好萬全的準備,為要迎戰這世界將面臨的最後危機。

據此,本期內容將為您探討近年來日益嚴峻的社會議題——「孤獨死」。以我們鄰近國家日本及其厚生勞動省的最新統計來看,日本全國每年孤獨死的人數將近 3 萬人,平均死亡年齡大約在57〜60歲之間。雖然孤獨死的男女比例為8:2,但是女性在30〜40歲之間孤獨死的人數卻比其他年齡的人數來得多。

我們可以為此做什麼呢?如果留意朋友間的 Facebook 或是LINE的更新頻率停了許久,彼此主動關心聯絡或許可降低憾事發生,也可以透過會員制的運動健身俱樂部建立相同興趣、嗜好的朋友圈。除了可以鍛鍊身體之外,在精神上也可以獲得意外的慰藉,當然也避免因老後無親友陪伴,一個人在幽暗中無助地死去。

基督徒的生命建構很大一部分來自「信靠」,所以無論當我們面臨資深單身或二度單身的狀態,最後終究還是要一個人生活。所以當我們信靠上帝,把錢財、健康、時間和生命都託付給祂。因為這樣的信靠能使我們都深信,是那位又真又活的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能力,以及祂的聖靈,拯救了我們。我們與神的關係更是存在一種信任,即使在疫病可能影響我們及我們所愛之人的生活時,這份信任依然存在著,我們就能在祂的愛中,今日、明日、直到永遠,安全穩妥,這也正是亂世中的啟示。

章節目錄

特別企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復興教會關鍵密碼──忠心有見識的管家 有果效與影響力的復興佈道
12/時兆會客室──作育英才,走在屬神道路上 譚國才教授的生命與信仰
18/新聞大耳朵──民主先生殞落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斜槓心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熟年現象──孤獨死!! 熟年積極走出實質社交
28/熟年樂活──失智症海嘯來襲!新療法對抗路易氏體失智症
32/紙上讀書會──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 1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福音的力量──使人生重擔輕省的祕訣
38/穹光影像──《阿紫》:讓外邦女子的「認命」變「好命」
42/聖地之旅──廢墟上重建的城市 迦百農 追尋耶穌的腳蹤10
46/復臨英語小學堂──赴湯蹈火

看更多
收起來

特別企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復興教會關鍵密碼──忠心有見識的管家 有果效與影響力的復興佈道
12/時兆會客室──作育英才,走在屬神道路上 譚國才教授的生命與信仰
18/新聞大耳朵──民主先生殞落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斜槓心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熟年現象──孤獨死!! 熟年積極走出實質社交
28/熟年樂活──失智症海嘯來襲!新療法對抗路易氏體失智症
32/紙上讀書會──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 1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福音的力量──使人生重擔輕省的祕訣
38/穹光影像──《阿紫》:讓外邦女子的「認命」變「好命」
42/聖地之旅──廢墟上重建的城市 迦百農 追尋耶穌的腳蹤10
46/復臨英語小學堂──赴湯蹈火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