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藝術&投資 335期 / 2020年8月號
內容簡介
本期主題:美術館的「體質」――大轉型時期美術館的未來可能
------
一場席捲全球、至今仍未見停歇的大疫情,讓全世界各領域處於不良體質下的機構、企業、甚至整個產業結構備受衝擊。對於位居全球文化產業某種「象牙塔」地位的美術館、博物館而言,這一波衝擊引發了針對美術館、博物館之本質、使命、理念等更為根本性問題的反思。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首先以跨文化交流第一線的親身經驗為引,提出對美術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之再思考。緊隨其後的是本刊兩位海外特約作者余小蕙(巴黎)和胡農欣(紐約/洛杉磯)呈現歐美地區不同美術館負責人或資深人士對各自館舍、所處文化環境的深刻檢視與未來想像。藝術與文化研究者沈伯丞則仔細研究了美國資深博物館人蜜雪兒.穆(Michelle Moon)「肺炎疫情期間博物館員工的衝擊」的線上統計表格,聚焦於「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在其專文中分析裁員、節流背後所透露出的美術館再定位之課題。所謂的數位建置或數位轉型,從來都不僅僅關乎技術應用本身,同樣也包括更為深層的,有關社會組織結構及其內、外部連結的運作效率等課題。我們在專題中亦邀請了在數位科技與藝術、文化館舍之科技應用等領域有多年經驗的邱誌勇與王柏偉,針對這一議題進行對談。
------
一場席捲全球、至今仍未見停歇的大疫情,讓全世界各領域處於不良體質下的機構、企業、甚至整個產業結構備受衝擊。對於位居全球文化產業某種「象牙塔」地位的美術館、博物館而言,這一波衝擊引發了針對美術館、博物館之本質、使命、理念等更為根本性問題的反思。
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主任連俐俐首先以跨文化交流第一線的親身經驗為引,提出對美術館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之再思考。緊隨其後的是本刊兩位海外特約作者余小蕙(巴黎)和胡農欣(紐約/洛杉磯)呈現歐美地區不同美術館負責人或資深人士對各自館舍、所處文化環境的深刻檢視與未來想像。藝術與文化研究者沈伯丞則仔細研究了美國資深博物館人蜜雪兒.穆(Michelle Moon)「肺炎疫情期間博物館員工的衝擊」的線上統計表格,聚焦於「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在其專文中分析裁員、節流背後所透露出的美術館再定位之課題。所謂的數位建置或數位轉型,從來都不僅僅關乎技術應用本身,同樣也包括更為深層的,有關社會組織結構及其內、外部連結的運作效率等課題。我們在專題中亦邀請了在數位科技與藝術、文化館舍之科技應用等領域有多年經驗的邱誌勇與王柏偉,針對這一議題進行對談。
章節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4 蓋屋頂的智慧∣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6 策展作為一種雙打∣耿一偉
38 近在眼前的世界與遠在天邊的人∣姚謙
40 再談吳冠中的畫作風波∣洪三雄
42 後香港時代,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日治時期有兩個七夕? 從水野芦風的作品看台日「地方色彩」的相遇∣盧穎
◎ ARTIST 藝術家
46 所有的結束都是一個開始 康木祥的再生創作∣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0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嚴瀟瀟
◎ FEATURE 專題企畫
54 美術館的「體質」 大轉型時期美術館的未來可能∣嚴瀟瀟
56 在通往美術館的路上——疫情中對美術館『靈光』之反思∣連俐俐
60 解封後的歐洲美術館:防疫、經濟與反思∣余小蕙
67 我們面臨的不只一場大流行疾病 美國藝術機構當前的挑戰、應對和未來∣胡農欣
72 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邱誌勇×王柏偉對談∣嚴瀟瀟
78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沈伯丞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2 振興之前,先升級法理基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預告60日版觀察∣吳牧青
86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重探台灣創作之土地感與批判的能動性∣吳祥賓
90 布列松其實是一個接案攝影師:從「布列松在中國」兩種呈現方式看布列松的攝影∣汪正翔
94 就Performa臺灣館案例試想國際交流策略∣王韓芳
96 向俗民與環境學習:林國勳的台東攝影∣吳思鋒
98 下一個「伙炭」? 香港葵涌的藝術生態∣黎家怡
102 宛若羅賓.威廉斯的笑容 討喜而哀傷的小鴨與其他霍夫曼動物玩偶∣沈伯丞
106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 鼓動市場的非裔英國藝術家∣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8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背離或被迫遠離於主論述之外的鮮明印記∣陳飛豪
112 那耀眼奪目的黑暗長河 「皮耶.蘇拉吉:黑出晦冥」∣嚴瀟瀟
114 之前與之後的眺望 陳萬仁與薩摩拉在時間裡堆疊的詩意與美感∣朱貽安
◎ RESULTS 拍賣結果
116 逆風飛行 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朱貽安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20 以書為舟自在師——許悔之手墨近作展述略∣白適銘
122 想像,照看出一座宇宙的花園∣張禮豪
34 蓋屋頂的智慧∣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6 策展作為一種雙打∣耿一偉
38 近在眼前的世界與遠在天邊的人∣姚謙
40 再談吳冠中的畫作風波∣洪三雄
42 後香港時代,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日治時期有兩個七夕? 從水野芦風的作品看台日「地方色彩」的相遇∣盧穎
◎ ARTIST 藝術家
46 所有的結束都是一個開始 康木祥的再生創作∣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0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嚴瀟瀟
◎ FEATURE 專題企畫
54 美術館的「體質」 大轉型時期美術館的未來可能∣嚴瀟瀟
56 在通往美術館的路上——疫情中對美術館『靈光』之反思∣連俐俐
60 解封後的歐洲美術館:防疫、經濟與反思∣余小蕙
67 我們面臨的不只一場大流行疾病 美國藝術機構當前的挑戰、應對和未來∣胡農欣
72 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邱誌勇×王柏偉對談∣嚴瀟瀟
78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沈伯丞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2 振興之前,先升級法理基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預告60日版觀察∣吳牧青
86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重探台灣創作之土地感與批判的能動性∣吳祥賓
90 布列松其實是一個接案攝影師:從「布列松在中國」兩種呈現方式看布列松的攝影∣汪正翔
94 就Performa臺灣館案例試想國際交流策略∣王韓芳
96 向俗民與環境學習:林國勳的台東攝影∣吳思鋒
98 下一個「伙炭」? 香港葵涌的藝術生態∣黎家怡
102 宛若羅賓.威廉斯的笑容 討喜而哀傷的小鴨與其他霍夫曼動物玩偶∣沈伯丞
106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 鼓動市場的非裔英國藝術家∣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8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背離或被迫遠離於主論述之外的鮮明印記∣陳飛豪
112 那耀眼奪目的黑暗長河 「皮耶.蘇拉吉:黑出晦冥」∣嚴瀟瀟
114 之前與之後的眺望 陳萬仁與薩摩拉在時間裡堆疊的詩意與美感∣朱貽安
◎ RESULTS 拍賣結果
116 逆風飛行 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朱貽安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20 以書為舟自在師——許悔之手墨近作展述略∣白適銘
122 想像,照看出一座宇宙的花園∣張禮豪
看更多
收起來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4 蓋屋頂的智慧∣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6 策展作為一種雙打∣耿一偉
38 近在眼前的世界與遠在天邊的人∣姚謙
40 再談吳冠中的畫作風波∣洪三雄
42 後香港時代,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日治時期有兩個七夕? 從水野芦風的作品看台日「地方色彩」的相遇∣盧穎
◎ ARTIST 藝術家
46 所有的結束都是一個開始 康木祥的再生創作∣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0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嚴瀟瀟
◎ FEATURE 專題企畫
54 美術館的「體質」 大轉型時期美術館的未來可能∣嚴瀟瀟
56 在通往美術館的路上——疫情中對美術館『靈光』之反思∣連俐俐
60 解封後的歐洲美術館:防疫、經濟與反思∣余小蕙
67 我們面臨的不只一場大流行疾病 美國藝術機構當前的挑戰、應對和未來∣胡農欣
72 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邱誌勇×王柏偉對談∣嚴瀟瀟
78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沈伯丞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2 振興之前,先升級法理基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預告60日版觀察∣吳牧青
86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重探台灣創作之土地感與批判的能動性∣吳祥賓
90 布列松其實是一個接案攝影師:從「布列松在中國」兩種呈現方式看布列松的攝影∣汪正翔
94 就Performa臺灣館案例試想國際交流策略∣王韓芳
96 向俗民與環境學習:林國勳的台東攝影∣吳思鋒
98 下一個「伙炭」? 香港葵涌的藝術生態∣黎家怡
102 宛若羅賓.威廉斯的笑容 討喜而哀傷的小鴨與其他霍夫曼動物玩偶∣沈伯丞
106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 鼓動市場的非裔英國藝術家∣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8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背離或被迫遠離於主論述之外的鮮明印記∣陳飛豪
112 那耀眼奪目的黑暗長河 「皮耶.蘇拉吉:黑出晦冥」∣嚴瀟瀟
114 之前與之後的眺望 陳萬仁與薩摩拉在時間裡堆疊的詩意與美感∣朱貽安
◎ RESULTS 拍賣結果
116 逆風飛行 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朱貽安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20 以書為舟自在師——許悔之手墨近作展述略∣白適銘
122 想像,照看出一座宇宙的花園∣張禮豪
34 蓋屋頂的智慧∣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36 策展作為一種雙打∣耿一偉
38 近在眼前的世界與遠在天邊的人∣姚謙
40 再談吳冠中的畫作風波∣洪三雄
42 後香港時代,台灣的機會與挑戰∣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44 日治時期有兩個七夕? 從水野芦風的作品看台日「地方色彩」的相遇∣盧穎
◎ ARTIST 藝術家
46 所有的結束都是一個開始 康木祥的再生創作∣朱貽安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0 郭志宏的「風景研究」 一位藝術家的「語言學論集」∣嚴瀟瀟
◎ FEATURE 專題企畫
54 美術館的「體質」 大轉型時期美術館的未來可能∣嚴瀟瀟
56 在通往美術館的路上——疫情中對美術館『靈光』之反思∣連俐俐
60 解封後的歐洲美術館:防疫、經濟與反思∣余小蕙
67 我們面臨的不只一場大流行疾病 美國藝術機構當前的挑戰、應對和未來∣胡農欣
72 面對資訊新時代的美術館,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數位建置? 邱誌勇×王柏偉對談∣嚴瀟瀟
78 在月色的陰翳中——疫病危機中被消失的博物館員∣沈伯丞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2 振興之前,先升級法理基礎:《文化藝術獎助條例》修正草案預告60日版觀察∣吳牧青
86 台灣當代藝術之方言的書寫與實踐──重探台灣創作之土地感與批判的能動性∣吳祥賓
90 布列松其實是一個接案攝影師:從「布列松在中國」兩種呈現方式看布列松的攝影∣汪正翔
94 就Performa臺灣館案例試想國際交流策略∣王韓芳
96 向俗民與環境學習:林國勳的台東攝影∣吳思鋒
98 下一個「伙炭」? 香港葵涌的藝術生態∣黎家怡
102 宛若羅賓.威廉斯的笑容 討喜而哀傷的小鴨與其他霍夫曼動物玩偶∣沈伯丞
106 利奈特.伊阿德姆-博阿基耶 鼓動市場的非裔英國藝術家∣Artprice.com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108 2020綠島人權藝術季:背離或被迫遠離於主論述之外的鮮明印記∣陳飛豪
112 那耀眼奪目的黑暗長河 「皮耶.蘇拉吉:黑出晦冥」∣嚴瀟瀟
114 之前與之後的眺望 陳萬仁與薩摩拉在時間裡堆疊的詩意與美感∣朱貽安
◎ RESULTS 拍賣結果
116 逆風飛行 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朱貽安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20 以書為舟自在師——許悔之手墨近作展述略∣白適銘
122 想像,照看出一座宇宙的花園∣張禮豪
您可能會喜歡
<
>
同類型熱門書藉
-
今藝術&投資 383...
作者: 典藏藝術家庭 -
典藏古美術 383...
作者: 典藏藝術家庭 -
今藝術&投資 382...
作者: 典藏藝術家庭 -
典藏古美術 382...
作者: 典藏藝術家庭 -
典藏古美術 381...
作者: 典藏藝術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