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Pubu飽讀電子書

今藝術299期 / 2017年8月號

出版日期:2017/08/01
出版:典藏 / 典藏藝術家庭
語言:繁體中文(台灣)
檔案格式: PDF(適合平板)
頁數:168
ID:102186

月費吃到飽

每月91元起
立即訂閱
※站內所有提供的內容皆為電子書版本。

內容簡介

隨著1987年解嚴,報禁、黨禁解除,台灣社會經歷一段劇烈的變動,瀰漫起騷動的氣氛,出現更多元的聲浪,本期專題即聚焦1990年代的狂野高潮,延伸自台北市立美術館的《破身影》一展,特別藉由「反文化身體藝術運動」之切面進入,邀請讀者一同認識1990年代的另類藝文樣貌,窺探當時的藝文工作者如何以充滿能量的姿態,劃破大環境的苦悶風景。

章節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8 在轉捩點上∣高子衿

◎ COLUMN 今專欄
  40 正義若靠問罪敵人,則歷史停滯∣黃孫權
  42 當代藝術的後設流動化∣耿一偉

◎ NEWS 焦點新聞
  44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I 特別報導I
  52 打造全面性交流的空間語境 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全球設計實驗室∣游雅筑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4 福爾摩沙山水誌 洪天宇∣編輯部

◎ FEATURE 專題企畫
  58 邊緣身體.踰越感官 90年代次文化場景∣(企畫)高子衿
  60 —次只能爽—下 回顧「台灣渥克」對談:陳梅毛、邱威傑、蘇匯宇∣陳琬尹
  66 紙上暄嘩 1990年代的同志如何在刊物中「做運動」∣蔡雨辰
  70 以退為進,腳本/世代的詮釋變焦術 評「破身影」的創作本格論∣吳牧青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74 私人藏品的公共轉向 貝耶勒基金會20週年紀念大展∣陳雅雯
  78 批判如何調節成主旋律? SUNSHOWER: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楊天帥
  82 重構「廣車快車」 M+藏品展∣梁展峰
  86 檔案的演繹、二次創造或介入? 蘇育賢「石膏鑼」∣楊佳璇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0 早於武力入侵的文化殖民 以「向雅典學習」見證霸權歷史∣李雪萍
  92 未來的廢墟 試評許家維個展「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鄭文琦
  96 側寫與回應 關於第15屆台新藝術獎∣陳泰松
  100 仍待反思的全國文化會議∣吳介祥
  104 資源分配與權責 看文化治理機制的結構性問題∣蔡淳任
  106 稜線上的行者 石晉華「兩樹一山」∣林怡秀
  108 重複的「噪音-攝影」 李浩 X Phototalks∣沈柏逸
  112 老街上誔生的博物館 從空間生產到消費地方∣殷寳寧
  116 ALL You Have To Do Is Dream:河床劇團《徹夜未眠》∣林怡秀
  118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七) 平凡無奇的房間∣張碩尹
  120 藝術的循環:機構中的教育與行政 2017年台灣藝術村聯盟年會側記∣高愷珮丶游雅筑
  124 趨勢觀察:行情看漲的法國藝術市場∣artprice(翻譯)陳文瑤

◎ SPECIAL REPORT II 特別報導II
  128 邁向品牌整合之路 第三屆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劉星佑丶呂學卿

◎ SNG 展覽直擊
  132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57 虛妄之地 撒拉路基個展∣蘇泳升
  158 初心精神與質樸實踐 「詩性空間的穿越」林熺俊個展∣劉星佑

◎ CALENDAR 展覽快訊
  160 展覽月報|編輯部

看更多
收起來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8 在轉捩點上∣高子衿

◎ COLUMN 今專欄
  40 正義若靠問罪敵人,則歷史停滯∣黃孫權
  42 當代藝術的後設流動化∣耿一偉

◎ NEWS 焦點新聞
  44 國際.中國.台灣

◎ SPECIAL REPORT I 特別報導I
  52 打造全面性交流的空間語境 札哈.哈蒂建築師事務所:全球設計實驗室∣游雅筑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54 福爾摩沙山水誌 洪天宇∣編輯部

◎ FEATURE 專題企畫
  58 邊緣身體.踰越感官 90年代次文化場景∣(企畫)高子衿
  60 —次只能爽—下 回顧「台灣渥克」對談:陳梅毛、邱威傑、蘇匯宇∣陳琬尹
  66 紙上暄嘩 1990年代的同志如何在刊物中「做運動」∣蔡雨辰
  70 以退為進,腳本/世代的詮釋變焦術 評「破身影」的創作本格論∣吳牧青

◎ SPOTLIGHT 藝壇注目
  74 私人藏品的公共轉向 貝耶勒基金會20週年紀念大展∣陳雅雯
  78 批判如何調節成主旋律? SUNSHOWER: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美術∣楊天帥
  82 重構「廣車快車」 M+藏品展∣梁展峰
  86 檔案的演繹、二次創造或介入? 蘇育賢「石膏鑼」∣楊佳璇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90 早於武力入侵的文化殖民 以「向雅典學習」見證霸權歷史∣李雪萍
  92 未來的廢墟 試評許家維個展「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鄭文琦
  96 側寫與回應 關於第15屆台新藝術獎∣陳泰松
  100 仍待反思的全國文化會議∣吳介祥
  104 資源分配與權責 看文化治理機制的結構性問題∣蔡淳任
  106 稜線上的行者 石晉華「兩樹一山」∣林怡秀
  108 重複的「噪音-攝影」 李浩 X Phototalks∣沈柏逸
  112 老街上誔生的博物館 從空間生產到消費地方∣殷寳寧
  116 ALL You Have To Do Is Dream:河床劇團《徹夜未眠》∣林怡秀
  118 新世界的發現或北印度群島的描述(十七) 平凡無奇的房間∣張碩尹
  120 藝術的循環:機構中的教育與行政 2017年台灣藝術村聯盟年會側記∣高愷珮丶游雅筑
  124 趨勢觀察:行情看漲的法國藝術市場∣artprice(翻譯)陳文瑤

◎ SPECIAL REPORT II 特別報導II
  128 邁向品牌整合之路 第三屆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劉星佑丶呂學卿

◎ SNG 展覽直擊
  132 國際.中國.台灣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157 虛妄之地 撒拉路基個展∣蘇泳升
  158 初心精神與質樸實踐 「詩性空間的穿越」林熺俊個展∣劉星佑

◎ CALENDAR 展覽快訊
  160 展覽月報|編輯部

留言Facebook

顯示更多